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韩旷走后,朱由检将工部尚书刘策单独留了下来。

    “刘策,朕听闻,你自小研习墨攻之术,你觉得,火器与传统兵器,哪个更有优势?”

    “回陛下,如果单只是看我军现有的装备的话,必然是传统兵器优势更大,火器只能用作辅助。”

    “火铳威力虽大,但,欠缺精准,装填间隔太慢,这期间的空隙,必须要以弓弩来填补。”

    “而火炮的缺点就更加明显了,不仅准性奇差,必须要以规模之势才能形成有效的杀伤力,而且十分笨重,无论搬运还是部署,都极耗人力物力。”

    “而辽东以北,地势复杂,山高林深,易守难攻,在那种地方作战,我军现有的火铳与红衣大炮,真不如一匹快马,一张劲弩有优势。”

    “那按你所说,我大明对建奴,岂不是完全没有使用火器的必要?”

    “非也!”

    刘策果断地摇头道:

    “相反,臣一直以为,枪炮火器才是今后的百兵之王!”

    “哦?你为何如此笃定?”

    “回陛下,臣以为,火铳火炮的缺点虽然大,但,只要召集天下能工巧匠,集众人之力,必定能想出改进的法子!”

    “枪炮之威,岂是血肉之躯可以抵挡的?”

    “在火器面前,一旦被击中,便是粉身碎骨,任你铠甲如何坚厚,任你军士如何勇猛,都形同纸糊!”

    “反观刀剑弓弩,经历了千百年的应用,其杀伤力早已开发到了极限,再无上升的空间。”

    “陛下有所不知,早在臣刚入职工部之时,臣就极力主张广招天下能人,大力发展火器,无奈......”

    讲到这里,刘策忍不住摇头叹气道:

    “无奈国库空虚,朝廷既无心,也无力支撑火器的开发事项,这才会导致如今的局面......”

    “我刘策身为工部尚书,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我大明将士日复一日地使用永乐年间的兵器,实在是......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听闻此言,朱由检的嘴角微微上扬。

    他没看错人。

    “无奈?只要有心去做,朕就不相信,改良火器会有那么困难!”

    说罢,朱由检从案上拿起了一册卷轴,递给了刘策。

    “仔细看。”

    刘策不知道皇帝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接过卷轴,细细地参详了起来。

    “嘶......陛下!这......这火铳和火炮的改进图是何方高人所作啊?!”

    刘策大惊,额头之上瞬间冷汗直冒。

    卷轴上的工艺技术,完全超出了刘策对明朝现有军工水平的认知!

    “这不是你该管的事情,刘策,你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照着设计图做出实物,并装备全军。”

    “明日早朝,你要给朕统计出一个预算,如今国库充盈,要多少人,要多少钱,你只管开口,制成之后,朕要亲自检阅,若是质量不过关,朕定要治你的罪!”

    “还有,这设计图,列为本朝最高机密,除你之外,任何人不得过目,若是泄露了出去,朕诛你九族!”

    “臣遵旨!”

    “陛下放心,从今以后,这卷轴便是臣的命!!!”

    刘策自小就痴迷于匠艺,此刻的他,实在难掩心中的激动,若获至宝一般捧着设计图,双手不断地颤抖。

    ...............

    当刘策回到自己的府邸的时候,已是半夜丑时。

    他的妻妾,家人们都没敢睡觉,看见刘策平安回来后,他们紧绷的心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在明朝,深夜被召入宫,成没有好事,搞不好还会大祸临头。

    “老爷,这深夜入宫觐见,所为何事啊?”

    卧房之中,刘策的妻子王氏关切地问。

    刘策只是摇了摇头,说:

    “工部的一些琐事而已,我乏了,想一个人待一会儿,尔等先出去吧,没有我的许可,任何人不许进来!”

    赶走了屋内的人后,刘策又自习环顾了屋外四周,确定了没有人窥视后,独自走到了一花柜旁,伸手握住其中一只琉璃花瓶,轻轻扭动,先向左拧了三圈,又向右拧了五圈半。

    “咔嚓!”

    一小块地砖发出了松动的声响,刘策把它挪开后,一道暗门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刘策身为工部尚书,自小喜好工匠之术,这地下机关密室便是其练手之作。

    进了密室,点上蜡烛,刘策才再次取出那卷枪炮设计图纸,如痴如醉地研究了起来。

    “我的天......这世上居然有如此奇才,简直......简直恐怖啊......”

    “此事若成,那建奴......不!不止建奴,凡是胆敢与我大明作对的蛮夷,皆是——大限将至啊!!!”

    翌日,紫禁城,太和殿上。

    今日早朝,清净了许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