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七生产大队的队长已经忍不住了,他讥笑道:“杨队长,你们这不行啊,是不是地里头不够肥?不够肥早说啊,从我们村里头拉点过去,保证你们亩产一下子就上去了。”

    同是一个村子成立一个生产大队,他和杨建国暗暗较劲好久了,现在杨建国突然脑子抽了,干出这种傻事来。他可高兴坏了,连忙落井下石道。

    领导也有些不悦:“杨队长,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儿?”

    要说一开始杨建国还有点后悔,可看着现在王刚那张小人得志的脸,又看了看其他生产大队的大队长一副看好戏的样子,心里一股气憋住了。

    他脖子一梗,咬死了产量就这么多。

    这么多人在,领导一时之间也不好说太多,只能示意书记员继续念。

    等到书记员念完了,也再没有出现过一个比第十二生产大队少的了。

    领导沉着脸,让杨建国留下来。

    但这也无济于事,心里头憋着一口气的杨建国任凭领导怎么说也不愿意松口。领导看着这个仿佛茅岗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的家伙,气的脸黑的跟炭一样。

    可杨建国不松口,他说再多也没用,最后只能让杨建国先回去,但还是放话让他好好想想。

    想的不仅仅是亩产,也是他大队长的位置。

    杨建国苦笑,出了大门一股冷风吹过来,明明是大夏天,愣是吹的他打了一个寒战。其实出来以后,他又有点后悔了,但话已经放出去了,刚刚死不松口,现在要是反悔,刚刚岂不是白用功。杨建国咬紧牙关,他就不信了,领导还能因为这件事真薅了他帽子不成。

    因为杨建国咬死了就是不松口,领导批评了他一番以后也没了办法,最后给了他一个处分,这件事就算是结束了。

    于是等到分粮的时候,小杨村还算是挺不错,因为是按工分分的,家里人多的工分多,分的粮食也多。宁家人虽然下地干活的不多,可宁长平是村里会计,每天工作也是算十分工分的。宁长清在村小当老师,每天也是十分工。当然了,寒暑假不算的。但他还有国家的补贴,多是一些细粮和油票,肉票,布票之类的票。

    整个宁家算下来,分了有一千斤粮食。

    看起来挺多,可宁家足足有六个大人和三个小孩,其中宁明睿和宁明睿也算是半个大人了。俗话说得好,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粮食要撑到秋收,也就算不上有多少了。

    粮食发了下来,家家户户都忍不住放开肚皮吃了一顿好的。苦了大半年,不就等的是这一天吗?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谢兰兰终于想起了一直被自己遗忘的事情——大灾荒!

    算起来也就是明年了,全国上下都会陷入一场饥荒中。几乎一年没有下过雨,地里的庄稼缺少水根本就长不起来,更不要说丰收了。一开始人们还会挑水浇地,可时间长了,老天不下雨,人都弄不到水喝了,更不要说浇地了。

    没有水,庄稼收成差,人弄不到粮食吃,更没有精力去种庄稼。这样的恶性循环下,全国上下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人们都饿疯了。而这几年的谎报粮食也让领导们自以为满满的粮仓实际上竟然是空壳子!算起来,这个时候,北方已经初现征兆了。

    自从想起这件事以后,谢兰兰就忍不住有些着急。好在她记得,村长杨建国上辈子一直都是没有虚报太多产量,导致他们小杨村的饥荒并不算特别严重。虽然大家都是饿着肚子撑过这个饥荒的,可好歹没出现什么饿死人的情况。像那种易子而食的事情更是没有发生过。

    现在眼看着事情如同上辈子一样发展,粮食也到了手,她才松了一口气。

    只是这辈子她得想个法子把饥荒的事情说出来才好,上辈子虽说小杨村没有出现饿死人的状况,可大家也确实都吃不饱肚子。上辈子也就是这时候,她和宁母乔莺莺的关系彻底陷入僵局。宁母偏心宁明棋,在那种情况下更是有什么吃的先紧着宁明棋,她哪里能够看着侄子吃的饱饱的,自家儿子却饿着肚子?宁家爆发了几场大战,最终在宁父的无法忍受中,饥荒没结束就分了家。

    可分家依旧解决不了矛盾,但凡宁母和宁明棋或是乔莺莺甚至是宁长平见了一面,她都觉得宁母是在补贴他们。距离没能减少她们的矛盾,反而让矛盾升级。现在想起来,谢兰兰也觉得,当年的自己宛如一个疯子一样。

    只是现在不是想这些事的时候,她要想的,是怎么把饥荒这件事给说出来。又怎么样才能让别人相信。外人不信没关系,她只是一个小小的女人,做不了什么大事。可她不能明知道这件事却不说,让家里人受苦。

    没等她着急多久,机会就来了。

    一天晚上,宁长安拉着她说要带她去县城里逛一逛。他这半年的补贴发下来了,他们可以去县城里买点东西。

    谢兰兰本想拒绝,她正愁着怎么把饥荒的事情说出来。眼看着时间越来越近,她哪有心情出去玩。可转念一想,这不正是个机会吗?她完全可以借口出去听到别人说起北方饥荒然后回来告诉他们啊!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