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宁长清应该只是有一段时间没回过娘家,怕宁父宁母担心。这次回来也只是待了一晚上就走了。

    闺女回来了不过一天就要走,宁母送别的时候两眼含泪,又因为心里担心,过后好几天都打不起精神来。

    不过,很快发生了一件事就让她没时间去想这件事了。

    小杨村开始分粮了。

    今年早稻的收成很不错,宁父人到中年才开始种田,可宁母确实从小耳濡目染,是个老庄稼汉了。双抢的时候,她一打眼,就把今年的亩产猜了个差不离。

    “估摸着亩产能有三百多斤。”

    这是宁母的原话。

    谢兰兰记得,往后会有一个姓袁的伟人研究出杂交水稻。后世的人种那种杂交水稻,亩产能达到一千多斤。不过在这个没有杂交水稻的年代,亩产三百斤已经是老天爷赏饭吃了。

    村里人都喜气洋洋的,等着分粮。他们都是一辈子待在田里的人,收成怎么样他们比谁都清楚。今年这收成,除去上交的,每家每户也能分到不少粮食。除去一家人一年的口粮,估计还能有不少剩余。

    可宁长平在村子里当会计,他在宁家透露出来的意思却完全不是那样。

    是吃饭的时候聊起来的,一家人关上门说话,也不怕被外人听了去。

    “前些日子,咱们源水县所有的大队干部都去县里头开会了。咱们周围几个县,都已经完成了春收,你们知道他们的收成最少是多少吗?”

    宁父筷子没停,猜道:“六百斤?”

    他这已经是往多了猜的。

    毕竟县都在一块儿,咋滴,一样的地他们能干些?但现在这些风气就是这样,谁都往多了说。宁愿一村一的人饿肚子,也要得到上头的表扬。

    宁长平笑了一声,那么圆滑的人说起这件事竟然有些生气:“最少的那个县,亩产两千斤。”

    “咳咳咳……咳……”乔莺莺被丈夫说的话吓到了,一时之间竟然被粥给呛了。她咳了两声,缓过来后一脸不相信,“ 他们骗人的!怎么可能这么多?”

    就连乔莺莺这个完全不种地的人也知道这样的亩产不可能,这简直就是个笑话!你去村子里随便揪一个三四岁的孩子,问他们,他们都会笑话你。

    说起这个,宁长平也有些无力,当然是假的。可谁让现在就这个风气呢?前几年还好些,虚报也顶多多个一倍,今年也不知道是怎么了,竟然多上报了这么多。但是周围的县都这样,他们如今还真是骑虎难下。

    怎么说?说他们村亩产就三百斤,别的县都是骗人的?根本不可能,上面的人能不知道是骗人的?可只要政绩好看了,谁管你下面的老百姓是不是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别的人都亩产两千斤,你们亩产三百斤,那就是你们干部的任务没完成,工作没做到位!为了这事儿,村长这些日子真是急得多了好些白头发。

    小杨村是个大村子,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大队,村长杨建军即使村长也是大队长。他是村民们选上来的,不能干对不起良心的事儿啊!

    杨建国蹲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杆烟枪,吸得整个家里烟雾缭绕的。

    要不是看他确实是有心事儿,赵慧英早发火了。但她也是个急性子,看着丈夫这个样子哪里忍得住?

    “你要是有什么事儿你就说!做什么这么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想了想,又缓了缓语气,“不管怎么了,你干什么事儿,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行了。”

    听着自家婆娘的话,杨建国狠狠吸了一口烟,下定了决心:他是村民们选上来的,不管怎么样,他不能对不起这些信任自己的村民们。

    做了决定,杨建国的心事儿一下子去了大半。他还在蹲在那儿抽着烟,但这次,看出他心情已经松快很多的赵慧英不会再纵容他了。

    “赶紧把你的烟给我熄了!瞧你把家里弄得,你想让你孙子孙女几岁就跟着你一起当老烟枪吗?”

    是个耙耳朵的杨建国讪讪一笑,知道媳妇儿已经忍他很久了,赶紧把烟枪里的火星给灭了。

    “红星公社第一生产大队亩产亩产一千五百斤,红星公社第二生产大队亩产两千斤,红星公社第三生产大队亩产两千斤,红星公社第四生产大队亩产三千斤……”

    随着书记员的话,杨建国心里越来越虚。

    红星公社一共有十几个生产大队,前面这些最低的就是第一生产大队,一千五百斤。而最高的则是第七生产大队,亩产足足四千斤!

    相比较于其他大队长的羡慕,惊讶,杨建国脸上却全是苦笑。他突然不确定,自己报上去的那个数字是不是对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他不由得开始有些后悔。其实他多报一点也没什么,他也不会太过分,多报个几百斤,他不会挨批,村民们也不会因为少了这几百斤就饿死。

    而那个大队长,此时脸上满满的都是得意。他看了看周围人艳羡的神情,满意的笑了。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当然了,他也不是瞎报的,他可是仔仔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