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众继续进西而去,又有个月平稳。

    直到行过乌斯藏界,行者抬头远见一座高山。三藏停鞭勒马道:“悟空、悟能、前面山高,须索仔细,仔细。”

    八戒憨憨跑上来笑道:“师傅这边没事儿!

    眼前这山,唤名叫浮屠山。

    在此山中没有妖怪,却有一个乌巢禅师,常年修行。

    俺老猪没遭观音搭救前,也曾会他。”

    三藏道:“禅师?难不成也是我佛门中人?不知他有什么不同?”

    八戒讲担子换到另一个肩上,抹了把汗笑道:“那禅师倒也有些道行。

    他曾看出我心中天魔,想要劝善除恶,招我做个护法。

    奈何那魔怪狡诈,一见他面便用遁术远远逃开,才脱一劫。”

    师徒们边行边说,不多时,就到了山上。

    这儿真个好山!但见那:

    山南有青松碧桧,山北有绿柳红桃。

    闹聒聒,山禽对语;

    舞翩翩,仙鹤齐飞。

    香馥馥,诸花千样色;

    青冉冉,杂草万般奇。

    涧下有滔滔绿水,崖前有朵朵祥云。

    真个是景致非常幽雅处,寂然不见往来人。

    朱小杰在马上遥观,见香桧树前,有一柴草窝。

    左边有麋鹿衔花,右边有山猴献果。

    树梢头,有青鸾彩凤齐鸣,玄鹤锦鸡咸集。

    八戒跟着望去,忽然眼睛一亮,遥遥指道:“那便不是乌巢禅师嘛!”

    于是三藏纵马加鞭,直至树下。

    却说那禅师见他们前来,即便离了巢穴,跳下树来。

    三藏下马奉拜,那禅师赶忙用手搀道:“金……圣僧请起,失迎,失迎。”

    八戒道:“老禅师,蒙你此前那翻搭救之意,虽没成事,俺却承情。在这儿给您作揖了。”

    禅师笑着问道:“哈哈,你是那福陵山的猪刚鬣,如今不仅变了模样,还有此大缘。

    此番与圣僧同行,岂不比做我护法胜去太多?”

    八戒点头道:“多谦,多让,佛法多在自悟自修,引路之人重要不假,可其后却也多赖己身。

    俺是有些机缘造化,这才于几年前蒙观音菩萨搭救,随玄奘禅师做了徒弟。”

    禅师看了玄奘一眼,微笑颔首道:“好,好,好!”

    其后乌巢指行者问道:“不知此位大圣是谁?”

    行者见他与自家师弟有缘,便客气笑道:“老禅师怎么认得他,倒不识得老孙名号?”

    禅师道:“因刻苦修行不闻不问,所以少识粗鄙耳。”

    三藏道:“禅师勿怪,他是我的大徒弟孙悟空,过去有些经历本事所以自傲。”

    禅师笑道:“欠礼,欠礼。”

    三藏再拜,请问西天大雷音寺该走何处。

    禅师摇头道:“此刻问来,却是远,远得很哩!

    且前路凶险,路多魔怪难行。”

    三藏却是不惧,只点头示意明白,便再追问:“只不知,这路途还有多远?”

    禅师其实也没去过灵山,此刻自不好说个具体数字出来。见玄奘有德,便只抓紧推销自家佛法道:“路途虽远,却终有抵达之日,唯恐魔瘴难消。

    我有《多心经》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计二百七十字。

    若遇魔瘴之处,但念此经,就无伤害。

    不知……”

    三藏本就对佛法有着莫名入骨的追求,且莫说这禅师如此推荐,即便偶遇荒野乡中的一本残破佛典,他也要再三讨要趁夜细读。

    于是他赶忙整衣正帽,拜伏于地恳求乌巢禅师可以传授。

    那禅师如愿,也见他却是有心,遂没丝毫刁难。其后亲手扶他坐在自己身旁,便一字一句口诵传之。

    经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其言曰: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苦寂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