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没过多久,李化龙的大军开到桑木关,两军一场鏖战,杨应龙战败被杀。就在朝廷论功行赏的时候,马千乘与秦良玉走了。

    万历四十一年,马千乘中暑了。就在此时,明朝派来监军太监邱乘云视察石柱。马千乘觉得自己有病在身,便没有去迎接这位皇帝身边的近臣。邱乘云觉得马千乘看不起自己,在万历皇帝的面前诬告马千乘贪贿。万历皇帝本来就是个昏君,加之他远在京师,并不了解实际情况,故此就下旨把马千乘给下了大狱。

    马千乘本来中暑不是什么大病,但监狱之中环境恶劣,饭食的标准估计和现在的垃圾桶有一敌,又没有人对他进行救治,故此马千乘活活病死在狱中。

    马千乘死后,四十岁的秦良玉痛心不已。她后悔自己大意了,没有去找这位监军太监邱乘云。如果自己花钱疏通一下,马千乘绝对不会冤死在狱中。可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过了些日子,万历皇帝突然想起了马千乘这档子事情,便询问四川巡抚吴用先。吴用先是位清官,当初马千乘被抓的事情,他不是很清楚。等到他得知这个消息,马千乘已经死了。

    吴用先写了一份表章弹劾邱乘云滥用职权,诬陷忠良。万历并没有理会。但对于马千乘的枉死,万历还是有些过意不去的。万历打听了一下,马千乘的膝下有一子,名叫马祥麟,时年十七岁。让这样一个未满二十的人当石柱宣抚使,万历觉得不太合适。吴用先举荐秦良玉。万历想了想就同意了。

    自此,秦良玉成为石柱宣抚使,统辖一方。

    崇祯六年,秦良玉带兵入京勤王,杀败清军,时年五十五岁。

    崇祯七年,高迎祥的大军从湖北入川,前锋就是屠夫出身的八大王张献忠。四川巡抚刘汉儒写信让秦良玉阻击义军。此时的张献忠已经攻陷夔州,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成都。两军在大宁(今四川巫溪)对峙。

    张献忠没有听说过秦良玉,他望着巫溪对面的白杆军,问道:“这都是些什么人?”

    部下回禀:“启禀大王,此乃石柱宣抚使秦良玉所帅的白杆军?”

    “白杆军?秦良玉?老子没有听说过。这秦良玉是何许人也?”

    “是上一任石柱宣抚使马千乘的夫人。”

    张献忠闻言,手捻胡须,哈哈大笑:“我当是什么样的英雄人物,原来是个娘们。官府真是没人了,派出个娘们出来开兵见仗。”

    部下提醒张献忠:“大王切莫大意。这秦良玉声名赫赫,久经战阵,白杆军更是威名振于辽东。”

    张献忠根本没有把部下的话放在心上:“你们且看我如何生擒这娘们。”

    第二日,两军出列,张献忠吃了一惊。他只见对方大营出来一哨步兵,大约七千多人。这些人身穿藤铠,手持白杆,这白杆长有一丈五尺,丫卵粗细,上有长钩,锋锐无比,下有铁环,烧饼大小。另外,白杆军每人的肋下都佩戴一柄弯刀。这些兵整齐得如刀裁斧剁,都是二十岁往上,三十岁往下的棒小伙子。军兵走起路来,哗楞哗楞直响。

    张献忠开始谨慎了起来,不想刚开始那般不可一世。但他手中有三万人马,远多于对方,故此,张献忠并没有觉得自己一定会输。

    两下就在巫溪展开大战。这一打,张献忠发现自己手下的三万人马根本不是对手。先说张献忠的三千骑兵,呐喊着刚刚冲到白杆军的阵中。就见数不清的白杆竖起,遮天蔽日,骑兵胯下的战马被白杆穿透,鲜血横流。没过多久,三千骑兵,也就剩不到二百来人跑回自己的阵中。

    张献忠命自己的步兵与白杆军交战,义军的刀枪或扎或砍,白杆军的盔甲皆难以刺破,受伤的人非常少。排在最前面的白杆军得手之后,便会后撤。紧跟着另外一批再次前行,击杀义军。

    反观义军,不是被白杆给穿了蛤蟆,就是被铁钩钩杀,或是被铁环击伤。当白杆不幸被义军刀斧砍断,白杆军便会抽出佩刀与义军进行搏杀。

    张献忠的军兵死伤无数,白杆军却伤亡很小。张献忠亲自冲锋陷阵,却仍然无法抵挡白杆军的攻势。起义军节节败退,白杆军奋力向前。

    就在此时,张献忠身后乱了起来。张献忠气急败坏地问道:“老子在前面浴血奋战,后军如何乱了起来。”

    手下亲兵回禀:“有人抄了我军的后路。”

    张献忠闻言吓了一大跳。他急忙下令后撤,还没有走出多远,但见远处飞来一将。这员将好漂亮,一袭白袍,银盔素甲,白马银枪。张献忠有些看傻了。这不是白马银枪常山赵子龙,又是何人。

    张献忠高声问道:“来将何人?”

    白袍小将朗声说道:“吾乃马祥麟是也!”

    说话之间,马到人到枪已到,再看马祥麟的枪尖就要刺中张献忠的哽嗓咽喉。张献忠吓得急忙低头,头盔被枪尖应声挑落。

    张献忠魂飞天外,也顾不得其他人,自己骑着马落荒而逃。张献忠一跑,义军立刻如潮水般向后退去。

    张献忠这一败,败得非常惨,一直被秦良玉等人杀出四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