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赵构从扬州开始跑得太狼狈了,人们虽然不敢明着看偏他,大概心里也会嗤上两句,赵构不傻,都知道。

    眼下,过江南侵的金兵主力就在建康附近,这个位置离临安很近,他要在临安百姓、军士、以及所有的臣子们面前树一下威信。

    他偏要在这个时候夜开临安城,与吴婉仪在余杭门外大模大样地夜施饥民,既宣示了皇帝的仁爱,又让人看到了皇帝的胆量,这个脸露的就不算小了。

    让所有人都看看,没必要惶恐不安。

    余杭门守门的值夜郎将极其紧张,夜里余杭门上才两百人。

    皇帝对他道,“你只当没有这回事,明日也不要见谁与谁宣扬朕的事情,你那两百人该守门守门,朕只是同婉仪选些人,紧张什么。”

    郎将道,“陛下,卑将不是紧张,只是建议陛下,是否再添些兵来,陛下和婉仪的安危要紧啊。”

    赵构摆摆手,与吴芍药大步出了余杭门。

    大宋皇妃白天亲自施粥的消息传的飞快,不够条件的人只想喝口粥,而那些合乎条件的女子还有自己的想法。

    余杭门关闭的时候,想法少的都散了,但还有好多有想法的女子靠在城底下不离开,要等明天再选。

    忽然城门又开了。

    城门处一阵骚动,清一色的年轻女子们纷纷从城根下的暗影子里现出身来,大多数儿一人都挎着一只小包裹。

    这同海选女演员可不一样,那个只是出人头地,而这个才是生死攸关。

    吴芍药低声赞道,“臣妾借到陛下的光了!我看这些人,够格的大约十之七八,陛下这个主意可省了臣妾好多事!”

    皇帝背手挺身而站,微微颔首,一举三得了,叫这小妮子再服一服朕!

    仁和县的县令、县尉和全副武装的差衙们接令后,一路小跑地又赶到了。

    县令三十几岁的样子,恭恭敬敬,“陛下此时此刻不歇息,还惦念着臣民之饥寒饱暖,我大宋果然有望了!”

    赵构想不起他的名字来,只好勉励他几句,让他赶紧做事。

    差役们赶紧上去煮粥,生火,维持秩序,但那些女子们依旧往前挤。

    随赵构来的侍卫也紧张,万一把皇帝踩了,他们吃不了得兜着走。

    两人一个从筐里拿出了菜刀,一人抽出了扁担横在皇帝前面,大声道,“都不许挤,说你呢,往后!刚点上火粥还不见熟呢急什么,惊了圣驾粥你也不要喝了!”

    这句话真起了作用,女子们挤的更欢了。

    刚才有的连吴婉仪都没看到,这会儿一起看看皇帝长什么样子。

    皇帝道,“都不要挤了,人人都有粥,朕看你们大约都够资格。”

    女子们听了呼啦一下子都跪了,“陛下既然说我们都够资格,吴娘子快放我们入城吧,粥什么时候喝不可以。”

    吴芍药将她先选的一百三十人分作两拨儿,一拨由詹七娘带着给仁和县打下手,一拨儿由扈三娘领着在城下协助选人。

    郎将把他在城上的椅子捧下来给皇帝坐,随后和仁和县令一边一个毕恭毕敬的侍候着。

    还真让吴芍药说对了,皇帝这个无意的决定居然先把人过了一遍筛子。

    吴芍药道,“陛下,你是金口玉言,怎么办?还用不用选了?”

    赵构哈哈一笑,很受用,“就数一数人脑袋吧,朕的眼力错不了。”

    这回就不是挑合格的人了,改为剔除不合格的,隔个七八人拉出一个来,或是年纪稍大,或是裹过脚,只让她等着喝粥,其余的从头一数,又是四百多个。

    很快,粥又好了,仁和县的差役们敲着勺子喊,“喝粥了!”

    也许是喊声大了点,城头上的守门军士扯着嗓子也喊,“陛下,城北有异动!一伙不明身份者、四五十人,往这边来了!”

    吴芍药慌急地道,“陛下快入城吧,不然人往里一拥就麻烦了!”

    郎将蹭地一下跳起来,“快快护送陛下进城!快快关上城门。”

    仁和县的县令也道,“陛下快入城吧,所有女子都先进去,我们到城内再慢慢选也可以的。”

    赵构初听城上喊“有异动,”心中也是一急。

    又听说来是只有四五十人,又见连吴芍药都着急了,他反而不慌了。

    他坚信金兀术还在黄天荡,要是金兀术带四五十人跑来的话,那他就进城关门,然后站到城上居高临下和金兀术拉一拉话。

    四五十人!堂堂的大宋皇帝陛下不会被普普通通、随随便便的四五十人吓得乱了方寸吧!

    他重重地哼了一声,“天子脚下!喝粥!!朕想看看是不是又来了报名的。”

    吴芍药央告道,“陛下,算臣妾求你了好不好,入城吧。”

    赵构安慰她,“莫怕,我们正好试一试这些女子的胆量。”

    吴芍药大声对已经扎了堆儿的女子们说道,“想进入皇城大内的,胆子小的一个都不要,将来你们都要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