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燕云开果断放弃一切权柄,在太启山的道观里,安然的住了五年。

    五年后,先帝拖着病体,亲自上山把燕云开接回了京城。

    五十三岁的先帝老态龙钟,自知时日无多,七岁的小皇子却连论语都还背不全,怎么能够扛起一个国家的重担。

    先帝还想给燕云开封王,他依旧拒绝接受。

    先帝看到了燕云开的决心,开始给予他信任,可是在先帝生病的一年多时间里,大半的朝臣,还有许多地方官吏,已经投靠了当时的皇后,现在的太后。

    当时先帝真恨不得让皇后殉葬,但那是不可能的,晋朝之前五百年,就已经革除妃嫔殉葬的陋习,何况是皇后。

    也幸好没有妃嫔殉葬的规定,否则皇后说不定会让朝臣上表,让皇子的生母淑妃殉葬。

    先帝也不是多爱淑妃,舍不得她死。他保住淑妃,完全是因为想要用她制衡皇后,也不放心将年幼的皇子寄养在皇后的膝下。

    可惜,淑妃家的人全都是酒囊饭袋,否则以她唯一皇子母亲的身份,怎么可能还是淑妃,起码也应该是个贵妃吧。

    在这种情况下,先帝只能完全倚重燕云开了。他再次将北军的权利交还给了燕云开,因为皇后的弟弟掌管着京畿大营。

    燕云开拿回军权之后,第一步动作,就悄悄调了三万北军到太启山西面陈兵。当后族发现的时候,稳坐京城的燕云开才笑着说,他调北军到京城来亲自练兵,每年轮换一次,实际就是跟京畿大营对峙。

    有了三万北军保驾,先帝将一些保皇党的力量交给燕云开之后,终于放心的驾崩了。

    燕云开与太后对峙了整整五年,先是慢慢拔除她在军队和朝堂中的势力,为防止她狗急跳墙,京畿大营还一直在她手里。

    小皇帝渐渐长到十二岁,徐坚觉得,事情一直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谁能想到,在这个节骨眼上,小皇帝却得了肠疽这种不治之症。

    这时候,徐坚已经悄悄站好位了,如果小皇帝有不测,他们这些老臣,一定要拥护燕云开上位,这也是先帝最后透露的意思。

    因为按照太后的心意,他肯定会扶植魏王的小儿子上位,因为魏王妃是太后最小的妹妹。

    但是魏王只是先帝的堂弟,徐坚还是觉得他这一支的血缘已经很远了。

    现在徐坚最担心的,就是太后拿燕云开死去的生母做文章,说她歌姬的身份低微。

    但是继承权依照父系血统定论,不管燕云开的母亲是谁,他继承皇位的合理性,也比魏王的儿子高,甚至比魏王本人高。

    现在,朝臣们通通都在关心皇位的继承问题,他们已经基本认定,小皇帝活不了了。赵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走入了皇帝的寝宫紫宸殿。

    这座宫城的基调,也是肃穆的黑色,一个跟赵霁差不多的年纪小宦官在前面领路,他脚步飞快,偏偏悄无声,像穿梭在黑暗中的幽灵一样。

    赵霁被自己的联想吓了一跳。

    打住,不能再想了。

    从宫门到皇帝的寝殿,大概走了半个小时。这座黑色的宫城很大,比赵霁记忆中的北京故宫大很多,没有闪耀的琉璃瓦和红色的宫墙,却有着无数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别有一种幽深婉约的美感。

    只是现在的赵霁根本没有心情,欣赏古建筑之美,他现在只想快点见到皇帝,治好他的阑尾炎,收到应得的医药费。

    走到紫宸殿的台阶底下,小宦官对赵霁说,“赵医者,请你在此等候。”

    小宦官走了,赵霁被晾在紫宸殿外,又等了半个小时。

    现在已经是盛夏时节,太阳慢慢的升高,赵霁站在没有遮挡物的地方,也不敢随意挪动,越发感觉心浮气躁。

    皇帝的寝殿外,一直有侍卫走动巡逻。

    赵霁能够敏锐的感觉到,每次巡逻的侍卫走过,都会有若有若无的目光打量他。还有不时从旁边走过的宫女宦官,同样有不少探究的目光落在他身上,加上天气带来的烦躁情绪,这些他通通都要忍受。

    终于,在赵霁的前襟后背都快要被汗水打湿的时候,一个有品级的大太监走出来,大声道,“宣,医者赵霁觐见。”

    皇帝的整个寝殿占地面积差不多有一亩,但真正属于卧室的地方,却只有五十平米的样子,透过层层叠叠的纱帐,还有熏香的烟雾,赵霁能够看到床上躺着一个人,他还在不住的哀嚎。

    这可是急性阑尾炎,肯定很痛。

    皇帝的寝殿里有冰盆,刚刚被太阳暴晒的赵霁,终于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

    这时候已经躬身行礼,退到旁边去的大内总管,也就是刚刚把赵霁领进来的大太监陆吉祥看不过去了。他是大内总管,不是特殊的场合,或者主子们生气了,一般时候他是不用行跪礼的。

    但是这个赵霁,第一次觐见,连最简单的行礼都不会吗。

    看这个赵霁小小年纪,该不会什么都不会,就胡乱揭榜吧。本来就对他充满怀疑的陆吉祥,更不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