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饿死?崔师叔这般冷言冷语许是不满七年前三爷路经湖南时顺手把他在岳阳作威作福的一个豪绅远亲拔了,打了人家保镖护院一顿不说,又把罪状送上了当地门派。崔师叔对这远亲并无维护之意,但脸上无光却是真的。

    顾青裳摇头道:“方才是谈正事的时候,你们又认亲,说了个我不认识的人,插不进嘴。往青城的路还长,有的是时间。”

    “顾姑娘不顺路回衡山?”谢孤白问。

    “难得遇到三爷,当然得好生讨教一番。”顾青裳道,“再说我这趟出来,也是想仿效楚夫人在武林上走一遭,还省了往崆峒一趟的工夫。”

    “楚夫人,齐三爷,”谢孤白微笑,“确实像是姑娘会喜欢的人物。”

    “喔?”顾青裳轻轻挑了眉,“先生话里有话呢。”

    “径直闯入沈公子书房,像是三爷跟楚夫人的做派。”谢孤白道。

    “沈公子把我晾书房外,半天不出来,我等得久了,上去想敲个门告辞,也不是存心听你们说起彭小丐的事。”

    “可踢开房门,说彭小丐必须救,总不是意外。”谢孤白道,“姑娘的直接可让二弟吃惊不小。”

    顾青裳不置可否。那日沈玉倾将自己扔在书房外,说是请她稍等,一等就是半个时辰,都说是知书达礼温润如玉的人,这举动也太无礼。她耐不住性子,本想敲门告辞,却听见沈玉倾与谢孤白谈论彭小丐的事,谢先生只说难救,她一时心急,踢门倒不是故意粗鲁。

    “我若是敲门,他们只怕噤声不谈了。若觉得这事可与我商议,就用不着这般躲躲藏藏。”顾青裳想着,口中却推脱道:“我只是觉得这事情不能耽搁,就算碰运气,也得试试不是?”

    “姑娘也有侠义心肠。”谢孤白拱手道,“夜深了,姑娘早些歇息吧。”

    顾青裳拱手回了一礼。

    青城也去过了,沈公子也见过了。师父的用意她清楚,沈玉倾确实不是绣花枕头,斯文儒雅,人品敦厚,只不过做事有些瞻前顾后,少了些气魄。不过她既然无心于此,打个招呼,有个交代就行了。

    本来这次想趁这个机会顺路回衡山向师父复命,顺便去书院看看,那些个娃儿不知道最近乖不乖。想起书院的孩子,她忍不住想到,这趟就算有了襄阳帮帮忙,这十几艘船得花多少银两?真如三爷所说,有钱真是件好事呢。

    不过难得遇上齐三爷,若就这样走了未免可惜。她琢磨着师父的用意,心想干脆在青城多呆几天,也好交代。

    ※※※

    谢孤白回房途中却想着,杨衍为何会知道景风去了嵩山?离开武当后他们见过面?谢孤白想着:“若是这样,那妖孽大概也没死。他说要往少林,且看看少林那边有什么动静。”随即想到,嵩山其实仍属少林,不过一往东,一往北,两人未必同行。明不详早有回少林之心,他既没跟着杨衍,更不会跟着兴趣淡一些的景风。

    推算脚程,明不详早该抵达少林了,若真弄出了什么动静,消息也该传回来了……

    ※※※

    约摸是一个月前的少林,那一日,觉闻起得早。他心情甚好,彭老丐是觉观首座的故交,首座昨夜亲自领着弟子去了丐帮。

    那把窝里刀不在,省了提心吊胆,明刀暗箭的算计,心情自然好,可这不是起了幸灾乐祸之心?觉闻虽是俗僧,然而持戒慎重,修行虔诚,当年只是错拜了师父,弄了个尴尬处境,当下深自懊悔,诵早经时格外虔诚。他想起彭老丐的生平,甚是敬佩,于是将功德回向彭老丐。

    膳堂里,正俗依旧泾渭分明。现在不止膳堂,连住的地方也分得明明白白。说起来,普贤、观音两院原本正俗各半,文殊院全是正僧,这倒还好,地藏院就麻烦了。原本地藏院就俗多正少,一些正僧被欺凌得待不住,甚至不惜出堂离寺,去地方上任职,这几年差距益发大了,了证手脚难施,料得再过几年,地藏院就该一个正僧也没了。觉见方丈可不会乐见此事,钱粮营建全让俗僧把持,照他想法,那肯定得出乱子。最近子德首座病重,早想告老,觉慈该上位,再拔擢一个住持上来,估计会是个正僧。

    这算什么,两个正僧住持挟持一个俗僧首座跟一群俗僧弟子?

    那局面简直不能想象……

    好心情可不能被这些俗事坏了,觉闻想着,趁着天早,且四处走走。

    他信步走至大门前,见两名僧人正拦着一名少年,似乎正在争执。他皱起眉头,快步上前,问道:“怎么回事?”

    一名弟子道:“这位施主说他是寺中弟子,想求见方丈。”

    觉闻细看那人,惊讶道:“明师侄!你回来了!”

    ※※※

    明不详回来的消息惊动了不少高僧。他出身普贤院,在文殊院洒扫,又在观音院当过入堂居士,聪明悟性异于常人,四院八堂当中有三院四堂的首座住持对他印象深刻。但一般弟子认得他的却不多,他又非堂僧,来到寺门前说要求见方丈,谁敢替他通报?要不是觉闻恰巧来到,免不了又是一番折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