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最快更新大明影侯最新章节!

    有些时候,不杀个人头滚滚是改变不了太多的事情的。

    这也是处理事情的一种方法,有人用的好,有人用的差。

    当然,最后所带来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影响范围都不一样,最后也能判断出一项措施是否有用。

    毕竟一项大的国策出现,终究是有一些影响。

    太祖高皇帝当年手段太过强烈,一门心思想把权力全部掌控在自己手中,他的手下再也不能出现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

    所以胡惟庸胡相,就成为了最后一个丞相,命运悲惨,牵连甚广,令人唏嘘。

    自那以后,谁也不敢再提起这种事情,无论是为之前的丞相鸣不平,还是为自己所要坐的位置争一口气,都没有人敢再提起了。

    现在看来,也就只有方中愈敢了吧,这个疯子,老是干这种事情,可是皇帝居然还答应了。

    是真的,这个位置不仅出现了,还在朝堂上经过了统一的讨论。

    他们在佩服方中愈的同时,也对建文皇帝朱允文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发展是一件好事。

    那就是这个皇帝,真的跟他的爷爷不一样,有太多太多不一样的地方。

    哎,他们也不知道该说是幸运还是不幸。

    这个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他们可以安身立命的准则,因为皇帝对大臣有一个宽容的心思,自然会去减少很多问题的出现。

    至少在遇到某些事情的时候,他不会绕过去,或者是完全忽视,反而会去踏踏实实的解决问题,这样就不会把问题积攒起来,给其他人带来麻烦。

    而不是像某些帝王一样,遇到事情之后只会打压,甚至是绕过这件事情。

    把这件事情抛开,最后把一件小小的事情弄成一个大事件。

    最后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让后来人解决的时候不得不付出更大的代价。

    这样的做法终究是不好的。

    人呢,总是会有些乱七八糟的想法,谁又能确保那些人没有这样的想法,那些官员在这一刻又在想些什么呢?

    建文皇帝朱允文没有想通过太多的时间和情况来限制他们,但却丝毫理解他们的想法。

    按照建文皇帝朱允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彼此之间要有信任,可是没有想到事情却已经到了这一步。

    这就是他么应该坚持的。

    只是有太多的人,人越来越多,自然会影响到朝廷的情况,这就是时间带来的影响。

    当然,时间也不会来管这些破事。

    皇帝在每一个时刻都会感受到朝廷上不一样的氛围。

    每一次上朝的时候,大臣们也都能够发现身边的人有了变化,甚至是他们都会观察宫内的气氛,来判断皇帝如今的状态。

    当忙碌的情况出现之后,也就意味着整个帝国要有新的行动计划了。

    这一点对他们非常重要,察言观色是最简单的事情,他们必须要通过这些来做的。

    建文皇帝朱允炆看到自己身边的这些大臣。

    心里也是一阵澎湃。

    这才是自己的大臣,这才是大明的天下。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努力才得到的。

    选择了相信,选择了支持,才有了如今的收获。

    所以改变自己的信念也是非常正常的,如果建文皇帝朱允炆真的没有在之前有过各种各样的想法的话,还是一如既往用着老思想的观念在考虑事情的话,现在也不会变成这个样子。

    所以说收获还是要有付出的,没有付出肯定没有收获。

    他知道凭借如今现在所做的一切,他已经能够称之为千古一帝了。

    只不过要让后人来评说的话,他当年还是犯了些许错误的。

    所以如今想的越多,自然想要做更多的功绩来抵消当初所犯的错误。

    所以他一直都在强迫自己,一定要努力学习,一定要扩大功绩,一定要相信那些愿意干实事的大臣们,给予他们最大的支持,然后帮助他获得更多的功绩。

    有的人看穿了,自然会帮助建文皇帝朱允文实现这个愿望。

    有的人没有看穿,还在为自己的前程所挣扎着,所以自然会有不同的人。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建文皇帝朱允炆对于千古一帝这样的封号还是非常的渴望的。

    后人评价,功大于过那就可以了,这是建文皇帝朱允炆现在最低的想法。

    这个目标说高也不高,但想要达到还是有一些困难的。

    台阶就那么多,每个人都想站一个台阶的话自然不可能,所以就得有人掉队,有人往前走。

    这样看起来似乎很残忍,但只要有一个目标鞭策着大家前进,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进来做这一行,在这里面付出自己的青春与努力。

    天下之大,无不有。

    这些年,这些人,都在努力的干着自己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