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推掉了文坛协会的人,莫卓思没什么心理压力。     他下午开始观赏《执法者》的小说作品,他很惊讶地发现这本作品确实跟自己的《失败者》一样,很有争议性。     这本作品讲述了一个80年代里的执法者家庭,通过权力来达成自己的目录,也可以说是以公谋私。     但偏偏,这个主角也作出了许多贡献。     也就是,明面上风光无比,背底肮脏可怕。     这本作品运用了许多剧情是拉出两面的冲突,最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主角在一个凶杀案里绞尽脑汁,终于侦破了案件。     但使用的手法,确实恐吓,跟踪威胁等手法逼问出来的真相。     甚至有许多读者质疑这样的真相到底是不是真的。     《执法者》最后的剧情也引人深思,主角最后到了许多人仰慕的高度,但却因车祸身亡。     追悼会上,没有任何一个同事来慰问出席。     这在现实中是几乎不可能的,但作者用了极端的手法,偏偏将这件事解释的很清楚。     追悼会上空空荡荡,极为讽刺。     莫卓思看完这本作品后深吸了一口气,这本书确实写得好,就看他想要用什么角度去评析了。     是赞,还是骂?     最终莫卓思选择了双向点评的这样一个方式。     版主莫卓思评语:“概述文笔扎实,故事调理清晰,伏笔安插的恰到好处,内容中心让人刻骨铭心,实属精品之作,将好与坏写的淋漓尽致,好到了极致,为了帮人哪怕是不折手段也在在所不惜。坏也到了极致,明面上欢笑心里却是冷笑,折磨人处刑逼问的时候,他化身恶魔,让人不寒而栗。”     版主莫卓思评语:“糟糕到极点的一本作品,他的主题中心很明确,但是世界观却错了,书中的大部分人物描写都偏离了现实,为了拉出强烈冲突,将整个世界扭曲了,比方说坏人总是得势,好人总是被欺负,哪怕最后结尾主角很悲惨,但也不可否认他扭曲了这个世界,如果世界真是如此,那想要成功只能不折手段?而好人只能委曲求全,我们还要不要当好人了?”     最后这本作品,莫卓思给了评分,0分。     这个分数不算低,至少在他专栏里算是不错了。     将这个点评在邮件里发送给陈国庆审核,然后抄送给徐青青跟陈滔。     办完这事后,莫卓思才开始将心思放到“萌芽文学”的名家采访上。     明天下午,他已经跟对方约好了。     要知道萌芽文学的名家专栏采访只有每月的第一期有,而每个月的第一期都会放上最精彩绝伦的作品。     所以第一期的销量永远是最高的。     他中午吃饭的时候,还特意在楼下的小店买了两本萌芽文学杂志回来,都是有名家访谈的上个月跟上上个月内容。     翻以前的作品看,上个月名家访谈采访的是一名90后新生代作家许默默。     看完后莫卓思还吓了一跳,没想到现在的学生那么牛逼,在读大一女学生,在微信创立自媒体,关注人数破十万。     因为以前特别喜欢萌芽文学,也曾经多次投稿成功,终于登上了名家专访。     虽然关注人数才十万,比起莫卓思的三十万还是小数目。     但自媒体跟app软件两者不可同日而语,自媒体完全是个人的,而莫卓思只是一个打工的。     他的专栏能有那么多的关注,完全是因为评论网用户庞大资源影响,而那个小妹妹的自媒体就不一样了,可以完全说凭借自身的能力。     他关心的当然是采访的内容,看完两期的采访大概心里有数。     次日,下午。     在徐洲城机场,     莫卓思坐在机场的一家小店里,这个小店一共只有四张桌子,而莫卓思一个人就霸占了一张桌子,并且还呆了两个小时。     店里头的两个店员总是不经意间就朝着他瞄过来一眼,因为她们发现这个男人好像不准备走?     等人?     等了两个小时?     不至于吧?     “这位先生,您需要一点小吃吗?”此时一个女孩鼓起勇气过去问道。     “哦?不需要,谢谢!”莫卓思很是客气地回了一句。     “呃,好的。”女孩虽然脸上保持微笑,但心里头其实鄙视不已。     因为她们的店里能够续杯,所以来的客人还蛮多的,坐上一两个小时也不是没有。     平时还好,但是碰到一些不点东西白白占座位的客人就非常烦。     很明显,莫卓思已经被列入了这个范畴。     实际上,莫卓思也无奈的不行,明明约好了10点钟到,这已经12点人还没踪影。     手机也打不通!     正巧中午,周围人也开始多了起来,没几分钟店里的位置就坐满了。     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打扮得很是时尚,穿着破洞牛仔,带着墨镜一下子就拉开了莫卓思旁边的椅子坐下。     然后将大包小白的行李放在另外的椅子上,直接把莫卓思跟空气化了。     莫卓思一脸懵逼,这     这也不问问有没有人坐啊?     女孩似乎终于发现有人一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