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之事,就警告他不能入朝为官,否则定有大祸。

    辛旽当初之所以多次拒绝王颛让他掌权,就是害怕金元子一语成箴,然而他最后还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金元子死后,其徒朴金异虽然一直隐居山林,可辛旽做过什么事,朴金异了如指掌。

    当辛旽想造反时,朴金异就奉金元子遗命出山,击败辛旽。

    辛旽自认武功不输朴金异,结果被朴金异重伤,几乎送命,自然断了所有妄想。

    等王颛派去的人找上他时,他自知难逃一死,也就没有反抗,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王默听了后,不由说道:“从某方面来说,这个辛旽也算个人物。不知他死了以后,他的妻儿怎么样了?”

    祁云鹤道:“据说他有两个儿子,长子叫牟尼奴,也就是后来的王禑。幼子不知叫什么,在他死了以后就被处死了。”

    “奇怪,为什么他的长子能活下来?”

    “因为王颛后来说过,牟尼奴是他与辛旽府中一个韩姓婢女所生,并非辛旽的亲生儿子。”

    “原来如此。”

    然而王默转念一想,觉得此事不对。

    如果牟尼奴真是王颛的儿子,为什么后来又会被说成是辛旽的儿子呢?

    到底哪个说法才是真的?

    祁云鹤看出他有疑惑,也不着急解释,而是说道:“辛旽死时,牟尼奴不过七岁。王颛想让牟尼奴认祖归宗,自然就得给牟尼奴取名,为此召集了许多有学问的大臣。

    最后,牟尼奴就变成了王禑,被封为大君。大君就是王后生的儿子,可见王颛对王禑有多珍视。

    然而就在王禑即将成为储君的的时候,王颛却被一个名叫崔万生的太监所杀。

    原来辛旽死后,王颛害怕被人刺杀,担心朝中会出现第二个辛旽,所以就设立了一个护卫队,叫做‘子弟卫’。

    能加入‘子弟卫’的人,无一不是名门贵族中的年轻人,且都是美男子,文武双全。

    这些人仗着王颛宠信,居然淫乱后宫,其中一个名叫洪伦的人,还让王颛的一个妃子有了身孕。

    此事被太监崔万生打听到,就去密保王颛。

    王颛大怒之下,说是要将洪伦等人杀了灭口。

    崔万生起先还想领功,可是他越想越不对,觉得王颛也会把自己灭口,恐惧之下,居然跑去伙同洪伦等人,潜入寝殿,将王颛乱剑砍死。再后来,这伙人全都被处死了。

    而王颛一死,高丽国的太后觉得王禑身世不明,担心他不是王颛的亲子,就想立王室中的其他王孙为高丽新王。

    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名叫李仁任的大臣站了出来,坚持立王禑为新王。

    高丽太后见群臣没有异议,只好同意立王禑为高丽王。

    而王禑在李仁任的扶植下,终于登上了王位,封李仁任为国相,权倾一时。

    李仁任为了堵住百姓的嘴,就让王禑追封自己的母亲韩氏为王后,认为这么一来,就可以稳固王位。

    然而不久以后,有个女刺客潜入王宫,找到了高丽太后,说自己才是王禑生母”

    王默诧道:“这个女刺客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自称是王禑的生母?”

    祁云鹤说道:“此人名叫般若,乃辛旽爱妾,精通武功,一身所学都是辛旽传授。

    辛旽死的时候,她跑掉了。她本以为高丽太后会为自己做主,谁想高丽太后却把她交给了李仁任。

    李仁任好不容易当上了高丽国相,当然不会让般若破坏自己的好事。

    他才不管般若到底是不是王禑的生母,随便找了借口,下令判决般若冒充国王生母,将般若处死在江中,凡是为般若说话的人,要么处死,要么流放,没一个有好下场。

    据说王禑后来也怀疑般若是自己的亲生母亲,而般若是李仁任害死的,他就疏远了李仁任,重用崔国相,一度想找机会杀了李仁任,但因为李仁任曾帮过崔国相,经崔国相劝说,才免去李仁任一死。

    李成桂之所以敢说王禑是辛旽的儿子,就是因为王禑从出生到入宫,一直住在辛旽府上,让人不得不怀疑王禑的身世。

    要不是王颛杀了辛旽以后,说王禑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只怕整个高丽国的人都以为王禑是辛旽的儿子。

    至于王禑到底是谁的儿子,已没有人说得清楚,也无法证明。

    不过在我看来,王禑多半是王颛的儿子。

    因为换做是我,绝不会把别人的儿子带进王宫,甚至还想让这个儿子在我死后当国王。

    当然,对于李成桂来说,自然是恨不得王禑就是辛旽的儿子,那样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将王禑和王昌父子废掉,甚至是杀掉。

    总而言之,李成桂大权在握,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况且这件事原本就有许多疑点,王禑c王昌父子想要辩白,恐怕也是无从说起。

    就这样,两父子均被流放,但不是同一地方,而是两地。

    不及一月,这对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