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我。

    李承乾的表情很委屈。

    “想要改变他们的观念不容易,必须让他们看到我们的经济观念,有我们的好处。

    事实胜过雄辩,所以我一直让他们看范家庄园所营造的事情,而不是空口说白话。

    他们如果有足够的解析能力,自然能够从范家庄园的运作分析到许多的原理。”

    范晶晶知道他不能够太过打击李承乾是,所以试图从范家庄园的发展来说明这件事,如果李承乾必须跟魏征提出反驳,那么就必须用范家庄园整理出一套理论系统。

    跟这些朝臣尤其是谏议大夫这样的朝臣,要的其实就是打嘴炮。

    而他们在练嘴炮的时候,最麻烦的就是他们喜欢引经据典,如果没有办法用经典来说服对方,只会觉得你在胡言乱语,偏偏国学的深度,范晶晶如果要跟他们比,那简直是差太多了,范晶晶只不过读过几篇古文,甚至是为了应付考试,具体的内容其实对她来说根本没什么感觉。

    不像这个时候的是大夫,每一篇论文内容都是用爱去朗读。

    对她来说事实是胜于雄辩,最好跟当朝官员少讲话摆事实,因为在他们面前,事实的分量还是非常的重,要不然他们也没有办法当一个好官,但是他们往往不掌握事实的存在,除非他所负责的项目刚好在这一部分。

    “不过如果我反驳了为大人,会不会让我父亲不开心啊?”

    “皇上之所以尊重魏大人,最重要的就是想要管理好大唐帝国,如果你能够证明魏大人是错的,皇上为什么要觉得不开心呢?难道皇上比较喜欢苦行僧的生活?”

    范晶晶知道,事情如果切身紧要的时候,人往往会失去判断的能力,李承乾对于父亲的判断还是非常在乎的。

    这算是传统,想要违背父母必须要有非常大的勇气,或者是不在乎别人的评价。

    但是身为一个太子,别人的评价恰恰是最重要的。

    太子不能够梗着脖子,就说:我就是想这样,要不然你想怎么样?

    即使当了皇帝,如果不想在史书留下一个极坏的评价,也必须让大臣拿捏,除非大臣捋了虎须,在上下尊卑非常严格的朝廷里面,想要掌握大权,把皇帝的权力都想拿走,这时候皇帝把大臣怎么处理,其他的大臣都不会说话,如果能够顺利处理完毕,还会在史书留下一个好的记录。

    想要造反,最好在远离皇帝的地方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然后慢慢的推进,由小变大,只要实施得当的话,把皇帝掀翻是非常可能的。

    不过那时候大家对皇帝应该要有不好的印象,否则大部分的人还是支持原本的朝廷,天知道新皇帝是什么样的人物呢?

    往往会形成叛军的势力,都不是什么好视力,而且在朝廷的风声里面都会被丑话,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一般人民当然会心存忌虑。

    到这时候,消息的传播并不是那么的快,很多人耳边能够听到的消息都是认识的人所传达的消息,想要把消息传到远处去,非常的困难,必须口口相传。

    会走远方的人,其实就那么一小部分的人,他们行走的速度也非常的慢,更何况即使他们可以走到远方远方,对他们的信赖也不是非常的充足。

    这些人多半是刀头舔血的人物,人们对他们的信赖感本来就比较少。

    其实范晶晶从来不相信一个政体有最完美的时候,不过只要上上下下都懂得照顾人民百姓并取得做事的方法,想要让生活变的更好,并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大唐虽然在封建时代,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是只要人民百姓富裕起来,人们的想法自然就会改变。

    之所以维持不变,那是因为太多底层的人吃不上饭,而吃得上饭的人,多半把力气花在维持自己的生活上。

    而他们并没有看到值得投资的对象,所以他们得到的钱多半都藏在地窖里面,如果往地下挖,往往都能够挖到很多的金银财宝。

    范晶晶对于当代人固有的想法并不准备苛责,因为当代的想法都是因应环境所发展出来的。

    范晶晶身为一个外来者,在没有把自己的生活方式普及开来之前,他们原生的想法是最能够稳定社会的,不过在稳定社会的同时,他们也不断的产生新的问题,当他们不能够解决问题的时候,这个社会就会打倒,重来几乎几百年就会有一个新王朝的产生,旧王朝的没落,几乎都是因为这个关系。

    改革无法进行的时候也就只能革命了,把一切打倒重来,只不过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这个过程里面,很多的百姓都会失去生命。

    一个王朝的灭亡,不完全是外患,因为如果内部团结,在军事和政治上面都达到一定的高度,外面的人想要打倒他们还比较不容易。

    而诸多的问题,其实人的问题反而比较少,真正的问题不是人的好坏,而是财产的问题,如果钱搞不定,不管什么样的方式都没有办法去做。

    所谓的坏人,好人完全是在于有没有足够的力量去限制,力量来自于哪里呢?在范晶晶看起来,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