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皇帝李世民所做的事情需要朝廷大臣们的配合,所以大臣们会集体反对的事情,他还真的做不下去。

    虽然再次看到高产的作物出现,让长孙皇后非常的开心,但是看着这些种子长孙皇后突然觉得有点郁闷,因为这些种子虽然能够在上林署长大,但是,分发出去种植,往往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以前朝廷往往是后知后觉,等人民培育出很多,才发觉,人们也自觉得种植,现在由上而下的方式,竟然会遇到困难。

    范家庄园说起来算是私人的庄园,总不能够让范晶晶帮朝廷培育种子,然后送出去给百姓种植。

    事实上百姓的种子大部分是自己留下来的种子,因为在外面购买种子会增加成本,而百姓大部分的时候都是能省则省的,除非他们能够一开始就相信他们手上拿的作物能够高产。

    在没有办法确认没有亲眼所见的情况之下,他们不敢随意的换种植其他的作物,就算是旁边的荒地就能够种植,他们也不敢费力去到旁边的地区开荒,因为他们田里的工作他们就做不完了。

    直到推行土豆的运动失败之后,皇帝和皇后才真正的认识到想要推展一个新作物有多么的困难,看到这些种子出现的时候,他们恨不得马上推广下去,但是那些富户都不肯种植,那么那些贫穷人家怎么肯接受种子来种植呢?

    在推广的时候长孙皇后和皇帝李世民多多少少多了一些知识和常识,对于种子的推广也有了解。

    但是他们知道范家庄园已经开始种植了,知道跟以前会有最大的不同,就是很多人都能够看到范家庄园,听到种了很多高产的作物,应该会有更多人愿意接受这些作物的种子。

    只不过这些作物的种子要怎么合理的分发出去才是考究朝廷的一环。

    皇帝李世民应该更好的让朝廷加以讨论,不过范晶晶带来的食物也就是这几个粮食。

    长孙皇后觉得非常好吃,还特意留了要给皇帝李世民吃,毕竟是新奇的作物,除了土豆以外,没有吃过。

    这次土豆做成薯条,味道特别的好吃。

    虽然范晶晶说番薯并不能够成为主食,但是长孙皇后觉得番薯还是能够填饱肚子。

    最重要的,范晶晶带来了各种粉,据说是这几种作物做出来的产品,能够长时间保存。

    范晶晶说了做法,让御厨去烹调,然而长孙皇后特地让人送了一分给李世民。

    至于解释的话语,长孙皇后就没有附带了,皇帝李世民已经来传说,等一下召见范晶晶。

    只是两人吃这些粮食,耗费了很多时间。

    “皇儿他们都吃过这些食物。”

    “推出来有一个月了,应该都吃过。不过他们在学堂食堂里能自由选择,他们有没有选择粉丝我也不知道。我没有管这么多。”

    “现在食堂里的菜色样式很多?”

    “应该很多吧!范家庄园的菜陆续收成了,我们是有什么就吃什么。菜园里的菜种的比较杂,所以种类就多。

    目前,这些菜也只有少数外卖。

    对了,我们在长安有开粉丝店。

    应该有些人会对这些粮食如何种植出来产生兴趣。”

    范晶晶还是对土豆比较关心,有让人探听皇家土豆的下场,因为她一直在外头都没有听到土豆的消息。

    结果范晶晶得到了跟皇帝李世民同样的消息,甚至得到的消息还比李世民更多,她也只能够摇摇头叹气,继续回家种田。

    种出成果之后,她让范家庄园的人想办法跟庄园之外的人说,慢慢的让他们得到消息,并且着重在产量。

    一个人说,人家会说他吹牛,几百个人都吹牛,那就成了现实。

    而且他们的粮食作物虽然大部分是范家庄园,还是会想办法卖出去,本来就是口感很好的食物,其实非常好卖。

    尤其是土豆c番薯和玉米,都能够做出非常多的食物,做成小吃,在街上卖也能够赚到很多钱。

    所以范晶晶知道真正的流行种植新良好作物,必须让人们知道,只有真心想种,不需要逼迫农民去种,农民才能够真心的去种植,用心种植才有所谓的产量,再好的作物,也不能不用心。

    如果是被逼迫的,他们如果种坏了田,还会怪你。

    更重要的是,这几种作物,适合种的地方还不一样,刚好不会争夺土地。

    长孙皇后也没有久留范晶晶,她早就明白,范晶晶是来应对皇帝李世民有关于脚踏车的问题。

    脚踏车也是一个重大问题,因为这是李靖提出的。

    李靖提出的不只是民生的问题,还是一个军事的问题。

    他永远在着磨如何应对外患入侵的问题。

    在大唐对突厥以及四面八方的蛮夷,如何应对都是非常看重,也是国家的大问题,有时候民生问题还必须让步,因为没有办法解决外患的问题,国家就要灭亡。

    而暂时让一些人饿死,去解决外患的问题,也是不得已的事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