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机器现在正在逐渐流利的运转中,逐渐的磨合,把这些人抽离,对于范家庄园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他们除了日常的工作之外还要耕田念书,每天都很忙碌。

    虽然每天都会有很多人加入范家庄园,但是范家庄园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及生产模式,所以都会按部就班的拉这些人进来训练,而这些人很快的就会因为享受到范家庄园的生活,对范家庄园死心塌地。

    把这些人送到军中,会给他们一种被舍弃的感觉。

    “我不能够舍弃我的雇工,把他们送出去,我的员工跟我是有合约协定的,分派到你们军中去工作,他们也是我们的员工,除非他们愿意捨弃范家庄园,到军中工作。

    我们员工的薪水很高,比大唐所有作坊都高,但是你们给的钱没有我们员工的薪水高,我们怎么可能派过去,那不是赔本做生意?

    当然脚踏车这种东西,也算是大型的物件,如果能够就地生产是最好的,不过我们想要拿到钱军中的钱似乎有点问题。

    若不能事先给,我们也不可能派人去。

    事后给,我们可能会拿不到钱。”

    范晶晶说了实在话,开口闭口都是钱,然而,在大唐,人们还没有像后世一样,被孔孟规矩蒙敝,还是讲道理的。

    李靖脸色通红,他知道军中的钱粮不是那么好拿的,所有国家的付款,都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拿到,拖个十天半个月都是正常的。

    即使军中在付款的时候,往往也会拖拉很久,对于一些比较小的商人来说,拖了这么久的钱,基本上就已经会倒闭。

    但是范家庄园就李靖来看,似乎不是很小的生产单位,不过他也知道范家庄园现在正是透过不断的取得钱,然后利用这些钱来生产出去,不断的扩大,所以范家庄人似乎也没有太多的钱,粮食也是很快的分发出去,毕竟很多的无业游民,或者是取不到粮食的人都往范家镇这个地方拥挤过来。

    范家镇的人口在现在不断的增加。但是也解决了很多人的粮食问题,朝廷不也是利用这个机会,让这些人以工代赈,只不过这些人如果到了范家庄园,范家镇可能就会找一个工作留下来,但是在朝廷以工代赈的工作,他们到了时间,下雨了还是要回家。

    对大唐朝廷来说,能够耕种出足够的粮食才是国家的根本,商业之所以不能够发达,就是因为人们没有办法解决粮食的问题。

    而且为什么大唐所有的人都希望把人压制在土地上,而不是从事商业,就是因为如果没有足够的食物,即使是从事商业也养不活人,朝廷也知道粮食的重要,千方百计把人绑在粮食身上。

    因为没有足够的食物,粮食价格就会上涨,最后还是只有部分的人能够知道,而且从事工作的人,一般只要这个土地属于自己的,就不会再变得更穷,而能够吃饱肚子,因为那时候土地种出的粮食也会变得更贵。

    但是不管如何,没有了粮食人们就会饿死,人口就没有办法增长,所以对税收就没有办法增加,也就没有办法办更多事,基本上这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

    不管如何,这些问题是共同的,所以朝廷非常重视粮食的增长问题,只不过现在因为有立即的危险,必须把外患排除在外,才把精壮的人拉上战场,而这些人拉上战场,往往还必须要让朝廷多发一些粮食来养,他们生产的粮食却会变少,税收也会减少。

    如何让战争的损失更少,以及让战争更有效率,是所有大唐将军们都需要考虑的问题,李靖在所有的将军里是属于文武全才,何况红拂女也是重要的侠女之一,战争他们的想法就是必须保护大唐不受外敌的侵略,而想要保护大唐不受外敌的侵略,最好的方法就是打出去,把附近扫荡光,并且让他们臣服。

    至于立功,让家业绵延,李靖现在基本已经做到。

    由于受到红孩儿电视据的影响,范晶晶总是想问李靖,你家有几个孩子,其实,李靖这就是躺枪。

    对李靖来说,他怎么可能放弃脚踏车,而范晶晶所说的生产问题在他看起来都不是问题,将作监,有非常多具有生产能力的人,只要把生产的方法告诉他们,就可以大量制造出脚踏车。

    要知道大唐的军事工艺是非常强大的,工匠的能力也非常的强,如果让这些强大的工匠来生产这些产品,会生产的比范家庄园还更为快速,所以他对于范晶晶不肯把脚踏车拿出来是非常生气的。

    于是李靖决定回去跟皇帝打小报告,毕竟李靖虽然是大将军,也没有办法让范晶晶把她所拥有的东西拿出来,也只有皇帝有办法让别人吐出所拥有的好处,也只有皇帝有办法补偿范晶晶。

    毕竟李靖本人以什么方式补偿呢?

    李靖虽然算是富豪,但是李靖也要养很多人,也没有太多资产。

    成千上万人的需求,是非常可怕的。

    李靖资产虽然非常的高,但是再怎么高的资产,他觉得脚踏车的价值其实比他的资产更高。

    “我回去见皇帝,让皇帝来处理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