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个软柿子,而是选择了大苏王朝,灭了大苏,大徵和大骊各自蚕食大苏疆域。

    但获益最多的反而是大成王朝。

    趁着大苏崩解,大骊和大徵各自忙着争夺疆界时,大成王朝神不知鬼不觉的得到了大苏旧部的支持,将大苏王朝近半的疆域纳入版图。

    这才有了三大王朝鼎立之势。

    纵然如此,吃了大亏的大徵和大骊也不愿意轻易对大成开战。

    无他。

    大成的士卒实在是太能打了。

    大徵若是和大骊联手,赢大概是能赢,但能不能灭大成就不一定了,况且就算是赢了,大徵和大骊也得脱一层皮。

    那样一来,只怕又会有势力趁机崛起。

    毕竟疆域太大,中央集权总会出现一些问题,一些地方的范围也总是野心勃勃,就算没有野心,在王朝君王眼中,都是有野心的。

    比如,大徵那位镇守靠近守望之地边关的藩王刘秀,在刘禅看来,反心昭然,要不然你刘秀为何要收了大月氏的公主,为何要收了大隋……嗯,也就是大骊叛王的女儿为小妾?

    除了三帝,还有九神仙。

    所谓九神仙,便是指那些在武道尽头走到巅峰的高手,其中有异人,也有东土原生天骄,这些年皆被三大王朝当真神仙一般供奉着。

    当然,偌大的东土,走到巅峰的人肯定不止这九人。

    万里山河中,蛰伏了不少。

    至于大剑仙和陆地剑仙,在东土真是个多如狗,也许在三大王朝随便的某个州城,就有可能遇见一位陆地剑仙。

    当然,这并非说陆地剑仙和大剑仙不值钱。

    而是东土实在太多。

    人实在太多。

    除了三帝九神仙,最负盛名的便要输大徵那条卧龙。

    一位百余年前就来到东土的异人。

    如今,依然是大徵国师。

    世间传言,大徵国师这条卧龙,才是真正的神仙……

    也有不屑者。

    比如大骊王朝那边,对于这条卧龙就态度含糊,屡次提及这条卧龙时,言辞都不算太好,世人也能理解。

    大骊和大徵虽然表面和谐,实际上明争暗斗不少。

    ……

    ……

    李汝鱼仗剑入东土,作为一个剑道圣人,尤其又刻意张扬气息,他的不请自来,很难瞒过东土那一群站在巅峰的人。

    大徵王都白帝城,大朝会上讨论了关于出土遗弃之地大凉王朝的事情,让千古圣君刘禅颇为疲惫,回到平日治政的勤政殿时,刘禅几乎累瘫在地。

    这个时候,他分外怀念当年的丞相。

    丞相还是那个丞相。

    只不过在这个东土,没有了蜀国,只有大徵,而且又是三国鼎立!

    丞相也不是当年丞相。

    叫国师。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师,而在外人看来,国师似乎已经凌驾了自己这个君王——刘禅对此也已经习惯。

    当年不就是这样过来的。

    而且刘禅也明白一点:永远也不用担心国师的忠诚。

    哪怕是在大徵。

    他依然还是那个在白帝城托孤时的丞相。

    如果说东土这片天下所有人都会反了大徵,那么刘禅相信,只有国师不会,因为——

    他是卧龙!

    疲惫至极的刘禅倏然抬起头,看向殿门外,哂笑了一声。

    又来?

    真欺负我东土无人乎?

    就不信你大凉那个遗弃之地,能出几个真神仙,之前那一剑差点摧毁了大皇庙,不得不承认,从大凉来的那一剑,确实已经站到了大凉、东土甚至于整个人间的巅峰。

    然而这样的剑有几柄?

    半刻钟后,一位穿着长衫腰间背着剑的白衣小童,骑着一只梅花鹿来到勤政殿门口,几乎不用太监宣礼,这位小童径直闯入,对着刘禅行了礼。

    刘禅笑道:“国师着你何来?”

    小童奶声奶气的说:“先生说了,遗弃之地来了一柄剑,让陛下不用示弱,着一位大剑仙去看看,不需要太用力,先意思一下即可。”

    刘禅点头,“善。”

    他明白国师的意思,大徵靠近守望之地的藩地是刘秀的。

    如果东土来的那人要进入大徵国境,必定要先过刘秀的势力,对于这位本该是自己祖宗的天骄异人,刘禅是崇拜之中更多恐惧和忌惮。

    崇的是他曾经开创的丰功伟绩。

    惧怕的是他得天独厚的天眷,忌的是他万一有野心怎么办。

    前者是人之常情。

    后者则让刘禅很难受,作为君王其实早已抛弃了一些情,何况当年没见过这位老祖宗,对他更无亲情可言。

    然而却无法对他下手。

    毕竟那套《千年九州》中,追根溯源的话,不难求证出自己和刘秀的关系。

    自己若是灭了刘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