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开原陷落后,铁岭便成为了辽北的一座孤城。然亡羊补牢,犹为未晚,开原失守后,辽东明军应立即调兵遣将固守铁岭,铁岭在,将来还能谈到恢复,铁岭再失,辽北尽失,明军在辽北的势力便荡然无存了。

    所以当时朝廷的一些官员以为,李成梁久镇辽东,在辽人心中威望极高,女真人当年闻其名则胆寒,如今李成梁虽然不在了,但他的后人还在,若用其后人镇守铁岭,或许事情能有转机。

    再者李成梁墓在铁岭,李成梁的家族在铁岭,由李氏守铁岭是最佳选择。于是杨镐和辽东巡抚周永春上朝廷,将李成梁第三子李如桢调到了辽东。

    然而李如桢是典型的纨裤子弟,靠着父亲的军功当上了锦衣卫北镇抚司使,一直在京城生活,根本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将铁岭这么一座重镇交给这样一位少爷,结局是不言而喻的。

    也许杨镐看到了这一点,李如桢到任不久就将其调回沈阳。沈阳铁岭仅一百二十里,如此李如桢镇守沈阳,可随时策应铁岭。

    开原之战后的一个月,奴尔哈赤率五万大军杀向铁岭。铁岭卫的守将已探知奴尔哈赤的动作,他们飞马向李如桢报急。若李如桢能及时发兵来救,便会对奴尔哈赤形成内外夹攻势,即使不能取胜,也不至于很快城陷,最起码还能够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

    但李如桢畏敌如虎,动作迟缓,贻误了战机。铁岭之战打响,守城军在游击喻成名、李克泰的率领下,英勇抵抗,八旗军凭楯车和云梯猛攻,战斗异常激烈。

    奴尔哈赤安排在城中的奸细再次发挥了作用,战斗正在激进行中时,奸细们打开城门,辰时许,八旗军从北城门涌入城中,铁岭陷落。城中士兵死难者四千余人,民众财物尽被俘掠。

    此时的李如桢已赶到铁岭,但他不敢与奴尔哈赤争锋,在距城十五里处安下营寨观望。勇将贺世贤一再请战,他却按兵不动。奴尔哈赤得知明军来援,便率兵迎敌,李如桢吓得急忙撤军,临撤军之前,他在城外割下战死者的首级一百七十余个,充作战场上杀死的敌兵,回去冒功领赏去了。

    将门之子,行为如此苟且,令人为之扼腕。

    李永贞说的一点也不假啊,这种人没什么可怕的。

    “李成梁诸子,如松最果敢,有父风。其次当是五子如梅,但性躁动,非大将才。余下诸子,皆是鼠类,李成梁真欲与我为敌,我便替他清理门户,省得他一世英名叫鼠子丧了。”魏良臣半开玩笑道。

    李永贞和田尔耕听后,对视一眼,俱是苦笑。

    “这话也只你舍人敢说。”李永贞缓缓起身,“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永贞感舍人提携大恩,今后但有用处,任舍人驱使,绝无怨言。”

    田尔耕也端起酒杯,淡淡道:“我能出力的便出力,出不了力的我也没办法。”

    “我与李兄皆是阉人,别的咱不怕,咱就怕将来人家说你田尔耕是阉党咧。”

    魏良臣哈哈一笑,举杯一饮而尽,尔后朝二人一抱拳,转身出得酒馆翻身上马,扬鞭而去。

    …………..

    金州城并不大,以前属伪元的辽阳路,洪武八年在此改建金州卫,治所就设在金县,其下辖有金州中左所、金州中右所,都是千户所。

    降倭及飞虎军余部就被杨镐安置在金州中左所等待海运,之所以安置在此处,便是因为金州中左所的游击尚学礼是杨镐从前的旧部。

    魏良臣知道这个尚学礼,其将来是毛文龙麾下的大将,奴尔哈赤嫡福晋佟佳氏的堂弟佟养真就是被尚学礼擒杀的。

    尚学礼后来是在和后金军作战中力战殉国,其长子尚可进和其父一样也都为国阵亡,父子二人都是辽东的抗金名将,死的不可谓不壮烈。

    可惜,尚家不但出忠义之人,也出千古汉奸。

    尚学礼后来被他的敌人伪清追赠为“平南郡王”,便是得益于他的次子尚可喜——一个认贼做父,双手沾满同胞鲜血的大汉奸。

    魏良臣前世看过一本《汉儿不为奴》的作品,该中尚家下场可谓大快人心。可惜,那只是小说家言。

    现实,却是忠臣无后,好男儿不杀奴。

    辽南地区土地却十分肥沃,汉民达百万之多,可以说是辽东的大粮仓。金州所在地区大致就是后世的旅顺和大连,这个地方在两百多年后是军事重镇,兵家必夺之地,然而此时却不受重视,驻兵并不多。

    天启元年后金军攻占沈阳后,相继派兵往南攻占了鞍山、海州、耀州、盖州、永宁、金州等地,但因为当时金军主力放在山海关方向,对辽阳以南地区并不重视,所以留下的驻守兵马不多,给了一个具有海权意识的明朝大将可趁之机,并最终崛起为一股严重威胁后金腹部的军事力量,鼎盛时,拥镇兵十万。

    此人就是治所在朝鲜皮岛的明东江镇总兵毛文龙。

    在天启元年至崇祯二年以前,金州、旅顺一带基本上是由毛文龙控制,并且以金、旅为基地向耀州、盖州等地游击,与在鸭绿江边的义州、宣州等地明军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