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岩石上像猫一样跳来跳去,把被岩角绊住的纤绳拉顺,还有几个人就专事解开绊在水里的纤绳,因为有的时候纤绳会绊在水中的礁石上,影响纤夫拉纤,这几个人叫作水纤夫。水纤夫要有很高的技巧,才能将纤绳收卷自如。

    长江上的纤夫都有自己的帮派,称作纤帮。由于地域的关系,又存在着楚帮和川帮两大帮派。川帮在上游,在和楚帮的争斗中,一直处于上风,所以自称“上江的”;而楚帮则被他们蔑称为“下江的”。

    两个帮派更多的时候是井水不犯河水。在一个叫飞来观的镇江王爷庙里,有两个王爷像,西边的是川帮的,川帮只拜这个王爷,也祈求王爷只保佑自己帮派的人。相反地楚帮也只拜东边的王爷像。两帮的对立还表现在纤桩上,在纤桩上一般都刻着“川帮”或“楚帮”字样。按规矩,纤桩竖在哪儿,哪儿就是各自休息的领地。

    即便如此,纤夫行业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如果遇到浅滩或险滩,前面的船只无法通行,那么后面船只的纤夫必须过来帮忙。即便“川帮”或“楚帮”互相之间属于敌对竞争关系,到了关键时刻也是伙伴,前船一旦通过,其纤夫也要回来帮助后船。

    粗犷的纤夫在拉纤过程中见景生情,随意填词,最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歌---川江号子。一般说来,川江号子可分为平滩号子、下滩号子、抢滩号子三种。

    平滩号子是纤夫拉纤通过险滩后的号子。此时大伙通过了生死关头,号子曲调舒展、悠扬,声音舒缓、轻快,富于歌唱性,大有“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意。船工们只有这时才可以轻松地说说笑话,偶尔也谈谈家里的事,或是心上的女人。下滩号子在船只开始下滩时响起。此时因为顺着水势,船越行越急,随时都有碰礁的危险。号子手一声“啊好——”船上的人就要高度集中精神,听着驾长的指示。此时的号子沉重、阴郁,有同舟共济的感觉。抢滩号子是逆水而上时要喊的号子。因为抢滩时最危险,要求所有的人步调一致,齐心协力,团队作战,所以号子速度较快,旋律简单有力,节奏急促紧张,有时甚至出现呼喊。此时,江上喊声震天,几乎盖过了急流的咆哮声。

    川江号子主要流传于金沙江、长江及其支流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和大宁河等流域。这一带航道曲折,山势险峻,水急滩多,全程水位落差较大,特别是经险要的三峡出渝,船工们举步维艰。川江号子正是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应运而生的。

    “一场没有敌人只有亲人的战斗,武器就是所有黄皮肤的问候。一把硬骨头,二两老白酒。我们战斗到最后。蜀道再难,我们也只是把号子喊喊,山路再险,顶多是把我们的衣服蹭烂。老天可以随便定罪,我们不懂下跪,生死不过打个瞌睡。

    雄起,无敌,一起念动咒语,让老天来看看我们到底什么脾气,活下去就是最伟大的胜利,请亡者安息,让我们生者努力。

    嘿唑嘿,我们穿恶浪哦,嘿唑

    嘿唑嘿,一起迎激流,嘿唑

    嘿唑嘿,大家齐心协力,嘿唑

    嘿唑嘿,我们爬险滩哦,嘿唑

    为了亲人的眼泪,为了故人的墓碑,为了爱人的沉睡,为了稻田的香味,为了明天更美,我们不后退。”

    号子头的收入比一般的船夫高,这是因为号子头不仅是给船夫鼓劲的精神领袖,更重要的是通过唱号子,指引船在惊涛骇浪中安全行走,给一行人打气,让集体的力量往同一处使。他们从绑上纤绳的那一刻起,几十个人的生死已经绑到了一起,要知道船只一旦翻掉,纤夫往往非死即伤,而且‘川帮’纤夫基本都走在江两边的悬崖峭壁上,其危险性更是不言而喻。

    过去的老艄公、号子头因长年行船于长江中,不管水涨水落,沿江的明礁、暗礁,水路、流速,牢记于心,积累了丰富的行船经验。号子头编唱号子时,往往把沿江的滩口尽收于唱词中,保证了行船安全。因此,那些年富力强、非常熟悉长江水性的艄公、号子头成了‘川帮’‘楚帮’手中的抢手货。

    纤夫在船上还有很多忌讳,“青龙背上的人”,吉凶祸福观念极强。在船上,碗不能叫“碗”,叫“莲花”。莲花是吉祥物,碗则有“装满(水)”的意思,船上人忌讳这个。筷子叫“豪竿”,豪竿就是篙,是撑船用的竹竿。姓陈的人得叫“老茵儿”,因为“陈”谐“沉”,那还了得!所以要避开。

    听着山谷中响彻云霄的沉雄怒吼,看着一道道古铜色的背影在山壁间随着响亮的号子色步步移行,一道道红痕在一个个鲜活生命肩膀上若隐若现,暗处偷偷瞧着这一切的柔福,内心的震撼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她的喜怒哀乐早已和岸上那些纤夫的生死攸关连在了一处。

    每过一处险滩,脸上沾满汗水的燕青都会夹头夹脑的朝柔福所在的方向吼一嗓子,那是他从旁边的粗帅号子手那里新学来的一句号子‘无论你将来身在何方,我都要赶到你身边,和你生生世世永不分离。你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每天想你十八遍。’

    怒吼的江风早已将这一切卷向了远方,邻近憨厚的纤夫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