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句开头就判了一位莘莘学子的前程。现在细细往下快速扫读了一遍,惊得浑身冷汗凉背,这一篇好文差点从自己的指尖滑落。

    “老陆,给我瞧瞧。”平时和黄公,老陆走得最近的王公瞧出了黄公的惴惴神情,随手从老陆手中夺过那篇文章,丢给一旁负责誊录的书记官,示意他原封再抄一遍,周遭的人统统装作视而不见,最后的结果出来的时候,让黄公大吃一惊,被自己第一眼错过的文章居然排在了第一位,至于老陆为何会有如此怪异的举动,完全是一种直觉使然。老陆虽愚钝,对老爷的性情早已捉摸得分外透彻,更颇能慧人,要知道老爷对曹子建的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诗篇达到了痴迷的地步,称之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对于那些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沽名钓誉之徒往往嗤之以鼻,更不许当世人亵渎之。老爷当上今日的主阅卷官,完全靠的是自己的真本事,锦绣文章,金玉其质,颇有名望,读完一篇文章的起码涵养数十年如一日,磐石不移,被老爷匆匆瞥了一眼就丢掉的文章,这些年可以说的头一遭,老陆虽不识字,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在眼前一行一行的扫下去,可不是惊鸿一瞥能读完的,善于补刀的老陆自然暗暗记下了那篇文章,在一天快要结束的时候,总算凭印象找了出来,为这位学子沉冤得雪,更是还了老爷一世素著清名。

    半月后,在黄公将殿试的名单送到赵佶那里时,官家有意无意的问道了这位当世子建,能让官家惦念的人还是头一遭,黄公从赵佶的脸上读不出当事人的喜怒哀乐,暗流涌动,心悸股栗的黄公初听到子建两字时惊得差点下巴都掉了,难道这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的意外这么快就传到了官家耳朵里面?觉得顶上乌纱帽不保的黄公从大殿里战战兢兢倒退出来时,浑身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早已没了一点干爽地方,只不过事情总算有惊无险,官家对这件事事后也是缄口不提,完全当没发生过一样。

    转眼到了殿试的日子,当五湖四海的学子整整齐齐集聚在集英殿门口时,黄公初次见到这位子建的模样时,还是吓了一条,只见此人峨冠博带,双目炯炯,器宇轩昂,默默的挺立在那里,居然鹤立鸡群,有一股潜龙在渊的王者之气,黄公总觉得此人面善,似乎在那里见过,等当班执事太监报出赵子淔这三个字时,差点浑身的骨架都散掉,这个幼时被苏东坡点为千里驹的宗室神通,居然差点就栽在自己手里。对于这个和本届的吴檗一样,放弃了恩补入仕的天赐特权,凭借胸壑文章考上第一名的当世曹子建,完全是实至名归,这件啧啧称奇之事几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又好像在情理之中。

    黄公还在心绪不宁的时候,集英殿里匆匆手持黄帛而出的执事太监抛出了赵佶的御试策题。

    制策曰:盖闻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衍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仰惟祖宗以来,立经陈纪,百度著明,细大毕举,皆列圣相授之谟,为万世不刊之典。朕缵绍丕图,恪守洪业,凡一号令,一施为,靡不稽诸故实,惟祖宗成法是宪是若。然画一之禁c赏刑之具犹昔也,而奸弊未尽革赋敛之制c经常之度犹昔也,而财用未甚裕取士之科c作成之法犹昔也,而人才尚未盛黜陟之典c训迪之方犹昔也,而官师或未励。其咎安在?岂道虽久而不渝,法有时而或弊,损益之宜有不可已耶?抑推而行之者非其人耶?朕欲参稽典册之训,讲明推行之要,俾祖宗致治之效复见于今,其必有道。子大夫学古人官,明于治道,蕴蓄以待问久矣,详著于篇,朕将亲览。

    堂下很快传来沙沙沙的磨墨,展纸声,英华们笔走游龙,各展其华,黄公这次几乎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赵子淔身上,只见对方气定神闲,神情专注,不出一个时辰,数张答卷横空出世。

    黄公看着那手骨骼幽奇,笔力虬劲,中锋浑圆,圈转如意,铁画银钩的折叉股,早已手不释卷,浑身更是激动得抖个不停,这游龙之笔都快赶上前朝的米芾,东坡等名仕了,如果当初有这份原卷,自己何必闹出识人不淑的大笑话出来。再看行文笔意,更是惊为天人,这当世曹子建果然并非浪得虚名。

    臣对:臣闻有家法,有天下法。人臣以家法为一家之法,人君以家法为天下之法。人君之与人臣,虽名分不同,而法有小大之异,至于能世守其法者,则皆曰权而已。人臣能执一家之权,守一家之法,以示其子孙,则必世为名家。人君能执天下之权,守其家法,以为天下法,贻厥子孙,而施诸罔极,则必世为有道之国。盖法者,治家治天下之大具而权者,又持法之要术也。

    今陛下亲屈至尊,廷集多士,访治道于清问之中。首以监于先王成宪,恪守祖宗之法为言,是则陛下欲守家法以为天下法者,固已得之矣。臣获以一介草茅,与子大夫之列,仰承圣诏,其敢不展尽底蕴,茂明大对,以为陛下遵祖宗c守成法之献邪?

    臣愿陛下以是为揽权之本,而又任贤以为揽权之助,广览兼听以尽揽权之美。权在陛下之手,则所求无不得,所欲皆如意。虽社稷之大计,天下之大事,皆可以不动声色而为之,况区区四者之弊,尚何足以轸渊衷之念哉?臣闻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