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长身伟然,姿采如峙玉。负气俶傥,豪视一世。当时是为数不多敢于说真话的正直之臣。张商英曾经劝诫徽宗要克勤克俭,防止奢华,不要大兴土木,抑制侥幸取宠的小人。有一次,他让人整修升平楼,还特意告诫工头:如果张宰相经过这里,须速把工人们藏到楼里去,不要让他看到。

    崇宁初,(商英)为吏部、刑部侍郎,翰林学士。蔡京拜相,商英雅与之善,适当制,过为褒美。寻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复与京议政不合,数诋京“身为辅相,志在逢君。”御史以为非所宜言,且取商英所作《元祐嘉禾颂》及《司马光祭文》,斥其反覆。罢知亳州,入元祐党籍。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御史多半被蔡京买通了。

    ‘元祐党籍’在当时是奸党名录,王安石,苏东坡这些人赫然在列,不但要销毁他们的书籍,更是让子孙后代永不为官,更不得踏足东京城半步,可见这样的****有多么严重。

    王黼当上太宰后,善于经营周围的那些关系,对亲王贵戚和皇上身边的内侍和卫兵,则滥加赏赐,进行笼络。结果引起朝廷内外的不满,仓库空虚的秘密终于被人戳穿了,还是以失职罪被罢官。然而时隔不久,他又升为翰林学士承旨,专掌制诰诏令。到此时蔡京才了解王黼是天子门生,自己千方百计想把他赶走,却把他赶到皇上身边了。别看他初出茅庐,但善于利用执政大臣间的矛盾,纵横开阖,翻云覆雨,在短短的三年里,就从司理参军升到翰林学士承旨,由从九品的地方小官升为堂堂的正三品大员,连升了十三级,晋升的迅捷在宋王朝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

    王黼的发迹,开始于何左相推荐他进入宣和殿,协助皇上撰写《宣和殿博古图》。皇上是自古以来最爱好古董文物的君主,尤其爱重三代鼎彝等礼器。人们知道皇上的这个爱好,古董文物的价格自然猛涨,一件三代的礼器常值数十万贯。“若要富,挖坟墓,青铜器皿最宝贵,皇帝拿钱来支付”,这民谣反映了当时的实情。到了政和年间,天下著名的坟墓几乎都被盗伐,皇上已收集到宝器几千件。王黼帮助收集整理,描摹古器的形状、金文和图案,考证年代和文字音释,皇上称之为“博雅君子”。

    王黼的受宠还由于容貌俊美,风度翩翩,善于迎奉,文才口才都很出色。

    有一次,皇上想在宫廷秘戏中大摆风流阵。风流阵原是唐玄宗所创,自己率领年青内侍百余人,又让杨贵妃率领美貌宫女百余人,排成两阵,互相攻斗取乐。

    皇上在享乐方面效法唐玄宗,但郑皇后治理中宫相当严肃,贵妃们不敢出来演戏,皇上就让王黼男扮女装,扮成贵妃率领女阵。王黼本是纨绔浪子,少年时就出入于妓院仙窟,又有天赋演员之才,所扮演的角色相当成功,那真是“腕动飘香拂,衣轻任好风”,可称得上楚楚动人,让人见了爱而生怜。他的肌肤如雪,美如妇人,皇上曾怀疑他傅粉施朱,经多次察验,方知是造化独钟秀质。一百余名少年宫女经过他的调教和化装,个个秀发如云,睛如点漆,口动樱桃破,鬟低翡翠垂,真是美如仙女。小内侍们身有残缺,但仍解男女情意,这次奉旨表演,也就敢于表露心中潜藏的春情。

    像所有的布阵作战一样,风流阵也是双方摆开阵势,或中间展开,两翼迂回,或屈伸交错,首尾回互,相斗颇为“激烈”。但此阵强调的是以风流情韵胜敌,乐曲不用震荡山谷的军乐,而用情调优美的西凉乐,或动或静,或进或退,都需用美妙的舞姿自成行列,步步要合着节拍。少女们长期宫中寂寞,如今春怀被王黼的美言所煽动,也就不能自持。她们舞衫轻盈柔软,薄透凝脂,长长的舞袖,低回时如破浪而出的莲花,高举时像要乘风飞去,追逐那惊飞的鸿雁。人人秋波含情,荡人心魂。只消几个回合,年青的内侍们个个败下阵来。

    只有主帅久经情场,神采奕奕,从容应战,舞步紧密地配合着音乐的节拍,丝纹不乱。但他遇到的对方主帅却是“烟花状元,风流魔王”,最后终于寡不敌众,束手就擒。幸好女军宽待“俘虏”,立即释放了皇上。

    皇上的宫中秘戏需要花样翻新,过去使蔡攸穷于应付。蔡攸常演丑角,滑稽可笑,语言很有风趣。时间久了,皇上感到腻味,他也有江郎才尽的感慨。自从王黼加入之后,秘戏的内容就变得丰富多彩,他能想出常人所不敢想的寻欢作乐的方法。

    有一次,皇上苦恼地说:“过惯了至贵至富的生活,总觉得一切现成,平淡无奇,很想过一过贫贱的生活。”

    王黼说:“这很好办,人间贫贱的生活莫过于讨吃要饭,皇上不妨试试。”

    蔡攸持有异议,说:“这样做要用很多人众,万一传到宫外,会严重影响陛下的崇高威望。再说这是自找晦气,天下哪有皇帝不当却去当乞丐的人?”

    皇上对此却兴致甚高,称赞王黼的建议富有创造性,堪称千古奇事,批准照办。王黼奉旨坚决而迅速,在宫内很快地就出现了一条新的街道,酒家食铺,歌楼妓院,金银店铺,香山药海,水果杂物,一百二十行经纪买卖俱全。街上车水马龙,人头攒动,士农工商与三教九流应有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