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点头,随即便淡淡地说:“朕子女少,所以于子女身上自然留心多多,也希望他们男娶女嫁更如意些也罢,回去之后,朕再寻母后商量商量,回头便把这事情定下来。其他的也就罢了,有一句话你说得很对,就是嫁鸡嫁狗,也总比嫁个猪狗不如的强,相比才能,品千是最要紧的。对了”

    朱瞻基突然停顿了一下,旋即看着张越说道:“皇太子如今五岁,就该启蒙了,内阁三杨都会任讲官,朕原本倒是颇属意你,但这事情毕竟大了些,而且你年轻。元节,你和朕相得,朕也不妨说一句实在话,朕想让你为皇太子定期讲学,但不能给你一个正式的名义。那些经史子集你自然比不上饱学鸿儒,但你的一些想法却是有趣得紧。

    北巡之前,朱瞻基还微服到过英国公府,在那里见过天赐和静官,对这叔侄俩的一武一文倒是颇为惊叹。若说年方十二出口成章等等也并不少见,只不过沾着聪颖二字,可难得的是两人对于市井上头的不少门道都是精熟,物价c产业c三教九流林林总总的东西都能说上一二来,虽不甚精,而且也为精研学问的大儒所不齿,可在多年下来已经习惯了接受各种新鲜理念的他来说,却觉得迳两个孩子颇为对脾胃。

    至少比一丝不苟时时刻刻都是凛凛然如对大宾的小大人有意思,只可惜,两个孩子都已经太大了些,不适合做皇太子伴读一一而且张家已经富贵已极,也不适合再出两个伴读。

    所以,他此时此刻说出这么一番话来,便认认真真地看着这个“老实的妙人”一一时隔多年,尽管张越有时候精明得很,可但凡在他面前,却大多是有什么说什么,因而,这五个字在他看来已经是跟定了这个亦臣亦友的心腹一一见张越歪着头想了想,便露出了笑容,他便追问道:“怎么,是肯还是不肯?”

    “若是有正式名义,那臣反而不敢了,但皇上既说了没有,臣倒是乐意担当此职。”

    张越答应得爽快,朱瞻基自然也应承得高兴,两人你眼望我眼,同时笑了起来。只是,这儿终究不是放声的地方,因此笑过之后,朱瞻基便站起身来,原本因为前几日突然被瓦剌大军撵上而生出的恼怒已经全都没了。“陪朕去寻英国公,一块到开平北城墙上去看看!”

    英国公张辅虽是久不掌兵,可此次随军北巡掌中军,又和闻风而来的瓦剌骑兵交战一场,顿时让不少军中后进再次记起了这位第一名将的名头。但如今到了开平,他使不再越俎代庖,一应事宜自有兵部调度,而中军和左右哨左右掖合议的时候,他又恢复了往日缄就是金的光景。这会儿军务料理完,他把长子张忠招了过来,正亲自下场考较武艺时,却听说皇帝带着张越来了,自是立刻停了练习,又迎出了门去。

    披着朱红色大氅的朱瞻基却并未下马,而是看了看这父子俩,随即点点头花:“朕想去城头看看,英伺公若是无事,就带着天赐和朕一块走走。”

    张辅责备地看了皇帝身后的张越一眼,但最后还是答应了。虽则是天子身边还有众多锦衣卫,他仍然叫出了一干亲卫跟随扈从,等到了北城墙的时候,早有好些勋贵将领闻讯而来。见此情形,朱瞻基哪里不知道是自己微服出行的事情已经瞒不住了,好在勋贵终究不比文官们的哆嗦,一大帮子人团团上前见过之后,就簇拥着朱瞻基登上了城楼。

    七月正是秋高马肥的季节,站在城头居高临下放眼远望,张越先是看着一片碧绿的草原上那一群群的牛羊马匹,随即就望向了远方的苍翠高山,继而仰头看了看一碧如洗的天空,随即轻轻闭上了眼睛。即便是这个季节,但草原上的风已经很大,再加上城墙极高,一阵阵的风兜头兜脸刮在脸上,不知不觉就让面皮绷紧了。良久,他才睁开眼睛,将手支撑在垛口往底下瞧了瞧,心里有些恍惚。

    这座城池曾经花费了元皇忽必烈众多精力和金钱,一经建成便号日上都,曾经被誉为草原上最璀璨的明珠。然而,当元末天下大乱时,元朝的皇帝带着文武百官和军队仓皇逃到了这里,可往日的坚城却挡不住义军的一把大火,从亭台楼阁到百宝珍奇全都被付之一炬。等到了洪武年间,这座城池干脆就被废弃了,差一点便湮没不见踪迹,纵使后来重建,也终究看不到过去那巍峨雄壮的痕迹。

    但如今,开平城又重新建起来了。不再是蒙古人引以为傲的上都,而是明人引以为傲的塞外第一城!不知道瓦剌的脱欢率军西一来的时候,看着这座坚城会不会心生大志;也不知道鞑靼的阿鲁台,在去年进京入贡时瞧着这座城池,会不会生出几许可追不可及的怅惘;也不知道不知道那已经失去了权力的黄金家族后裔,看着开平是否会眼睛里冒火一一r一一一

    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西南的麓川已定,缅甸正在卑辞求贡,安南彻鹿,成为大明一省,宝船震慑东洋西洋,这个国家,无论南北还是东西,都远远超过万里,恰是真正的万里河山。

    张越往右边一瞟,就看到那边的朱赡基正在向自己招手,走上前的时候方才发现皇帝竟在吟诗。他原以为走动了诗兴即景赋诗,却没料到朱瞻基念出四句之后,突然转头看着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