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罚涉事官员,张四维又上书请求看在皇元子诞生的面子上宽宥。

    张四维一番劝,小皇帝又答允了,于是此事为张四维在百官中博得了宽大之名。

    从这一系列的事中,张四维得到了太后,天子,百官的一致好评。

    最后张四维图穷匕见,让南京道御使郭惟贤上书,请天子乘着大赦天下之机,召回原任编修吴中行,检讨赵用贤,员外郎艾穆,主事沈思孝,进士邹元标等因触怒张居正而被罢黜的官员。

    此事小皇帝还未表态,主管批红之权的冯保当即大怒,骂郭惟贤党救,将其降二级贬为江山县县丞。

    此事一出,可是捅了马蜂窝,文官纷纷上书为郭惟贤求情。冯保不管,代天子拟旨,将上书求情的给事中尹瑾,御史帅祥等人处以罚俸。

    经此一事,百官也看清了整个朝堂的局势,为皇帝,冯保,张四维三足鼎立。

    而这时正在返乡途中的张居正病重,已进入弥留之际。

    林延潮坐在马车上,手拿着燕京时报,以及邸报看近日朝堂局势。

    冯保将郭惟贤贬官,以及给予上书求情的官员处以罚俸时,林延潮即知冯保败局已定了。

    冯保自以为仍能掌握大局,但张四维借着一封奏疏,将冯保送上了张居正同党,以及昔日反对张居正官员的对立面。

    眼下皇帝,张四维心底对冯保皆有不满,冯保又得罪了众官员,他的权位难保啊。

    冯保败亡之事对于林延潮而言,都在意料之中。但冯保一旦败亡,张居正留下的新政也保不住了,张居正也可能因此受到清算。

    林延潮当初劝张居正致仕,也想让他保住身后荣光,但现在看来是难了。

    想到这里,林延潮不由将时报放下,历史大势依旧如昨,自己作的些许努力,似仍扭转不了局面,自己毕竟人微言轻。

    在张居正十年主政下,大明朝好似打了一记强心针,有点恢复国初那鲜花似锦,烈火烹油的气象,但其实国势仍在一日一日的下滑。

    林延潮掩卷细思,虽说自己官运亨通,又得到天子的器重和信任,若依此下去,恐怕即便自己将来有任首辅之日,也是很难扭转国运。

    林延潮闭目凝思时,却听得马车外传来一阵喧哗声。

    林延潮敲了敲车壁问道:“去看看外头何事?”

    不久陈济川回报道:“老爷,今日是总督义学衙门挂牌的日子。”

    林延潮听了眼睛一睁道:“下车看看。”

    说完林延潮下了马车,陈济川,展明护着林延潮挤开围观的老百姓,来到了这新衙门前。

    但见这义学衙门,没有挂牌放炮,没有鞭炮齐鸣,没有官差排衙。在衙门口唯有穿着四品服色的海瑞,以及几名官差站在那。

    林延潮看着海瑞身上的官服心想,他现在是礼部侍郎,应着三品官服,但怎么还是着原先的四品官服?料想这是他原来任应天巡抚时置办的,至于新官服还未作好。

    但见他对众围观百姓们道了一句:“诸位乡亲,我是海瑞!”

    百姓们纷纷道:“海青天!”

    “真是海青天!”

    “太好了,天子当真让海青天来此京师当官,如此我们再也不怕贪官污吏了。”

    说着众百姓们一并鼓掌,欢声如潮。

    海瑞伸手按了按道:“没错,我是海瑞,陛下命我海瑞来京师当官,当什么官呢?总督义学礼部侍郎,是正三品衔!这官说起来真是不小,就算这京城里,官比我海瑞大的,也不超过这十个指头。”

    老百姓们闻言一阵哄笑,林延潮也是笑。

    海瑞继续对老百姓们道:“不过我海瑞来京师不是来当大官的,我来此是给乡亲们办事的。有人会问这兴办义学算时什么大事?这娃儿在义学礼读书,不能保他们能当官,也不能保他们当上老爷,相公,那这读书还有什么用呢?”

    “你们问对了,还是有用的,一个可以让你们的娃,明白道理,至少能读书立身,将来不走歪路,二可以读书识字,不会被人笑话,扁担倒了不知是个一字,三你们的娃能看懂公文,将来就可以不给那些贪官污吏骗了,惹毛了咱们,就自己写一封讼状,去敲登闻鼓去告御状!”

    海瑞说完,老百姓们一并鼓掌,皆是大声叫好。

    林延潮也不由衷心为海瑞鼓掌。

    这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在林延潮眼底,海瑞这是多年来任亲民官的本事啊,对于自家子女,老百姓最担心的事是什么。

    将来走歪路,被人看不起,如他们父辈一般都受贪官污吏的欺压。

    海瑞不仅紧抓住老百姓心底所想,说话不故弄玄虚,没拿官场上文绉绉的那一套来对老百姓。他这一席话,加上海青天之名,当然是令老百姓们都是十分信服。

    海瑞见老百姓们欢声雷动,于是命家人挑出了两个破旧的箱子来。

    见此一幕,众老百姓们都是不解。海瑞拿这旧箱子干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