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款,而是河南省里的藩库支出,听说是从修建潞王府的经费里抠出来的。

    还要扣去一半疏通新河之用,这笔钱最后到了林延潮手里,只有不到十万两。

    用不到十万两的银子,疏通两百多里的旧河,换了一般庸碌的官员没有二十万两打底办不下来。所以不说其他,仅说才干能力二字,林延潮称之能吏,可谓是当之无愧。

    不过在潘季驯眼底,如此越是有能力,反而越是办坏事,一旦黄河大水,将来大河夺道,就是顺流直下,直接灌入河南,淮徐的腹心之地。

    朝廷河工是不怎么样,但好歹面向黄河两岸修了不少大坝,这些大坝能不能挡住大水暂且不说,但至少还能有点用。

    但万一河水夺道,就好比敌军有一路人马绕开了我军重兵布防的正前方,而袭击后方的粮草重地。

    如此就是能力越大,办的坏事越大,林延潮强行疏通贾鲁河的后果,还不如那些贪污河工银的贪官污吏。

    想到这里,贾鲁河疏通的效果愈好,令潘季驯皱眉越甚。

    潘季驯看到一段河堤上面正有人修坝,对左右道:“停船上坝看看!”

    船靠码头停了,一众官员随着潘季驯上岸。单知府等看潘季驯面色阴沉,心底都是暗喜。

    潘季驯众官员走上堤坝,这几十名河工都停下手,柱起铁锹锄头看了过来。

    潘季驯先是问道:“何人让你们修堤的?”

    众百姓见潘季驯这样的大官,都吓的不知如何说话,下面官员正要质问。

    这时候突然有一人叫道:“这莫非是潘大人吗?”

    潘季驯看去,但见一名老者,嘴唇发抖。

    潘季驯看了丝毫不记得此人是谁,问道:“你是什么人?竟认得本督?”

    那老者抹泪道:“潘大人贵人多忘事,十几年前,堵张家店口子的周驴子您记得吗?”

    潘季驯一下子想起那个周驴子,当时黄河决口,河水倒灌,有水淹开封之危。

    潘季驯身为河督,当即招募熟悉黄河水势的老船夫,让他们开着几十条载满石料的船,直接沉在决口之处。

    当时这周驴子就是他招的老船夫,冒着生命危险,开船堵住了缺口。当时潘季驯大喜下,拿出自己的俸禄赏了他五两银子。

    潘季驯想起十几年自己治河的时,轺车所至,更数千里,日与役夫杂处畚锸苇萧间,沐风雨,裹风露的情景。他感慨万千,抚须笑着道:“记得,本督怎么不记得周驴子,他可是能伏在水里三天三夜不上岸。”

    “哦,你是他兄弟,长得有他三分样子,周驴子现在怎么样了?”

    那老头叹了口气道:“去年害了病,没过冬天。”

    潘季驯闻言感叹道:“那可是响当当的好汉啊,这几百里黄河没人水性比得上他,没料到斗的过龙王,却斗不过阎王。”

    “潘大人,你也老了。”老头也是开口道。

    潘季驯闻言倒是哈哈一笑:“是啊,没料到在这里还能见到故人。”

    老头道:“潘大人,小人给你引见,这是我儿子,当年也随你修过河的,还有这是周驴子他外甥,水里岸上都是一条好汉,来,都给潘大人磕头。人家潘大人是真正的好官啊,给咱们老百姓修了多少好堤,办了多少好事。”

    几个年轻人跪下去给潘季驯叩头。

    而众百姓们听说是当年治河的潘季驯,纷纷都是拥了上来,一口一个潘大人。

    而左右官兵要阻拦,潘季驯摆了摆手道:“尔等不要拦着他们,他们昔日都随本督治河,本督要与他们说说心底话。”

    官兵们这才撤开了。

    潘季驯与老者问道:“你们与我说说,这堤是谁让你们修的?不要担心什么,与本督说实话。”

    臧惟一等众官员都是一旁听着,表面上若无其事,但暗中一个个却竖起耳朵来。

    这老者笑呵呵道:“潘大人,这是哪里话,当然是给官府修了,怎么还给咱们自家修呢?咱们都是官府雇来的。”

    “雇来的?”潘季驯心底有数,朝廷役法,他是知道的,有力差有银差。

    一条鞭法变法,就是鼓励官府以银差取代力差。也就是让本来要应役的老百姓交钱,然后官府拿这笔钱雇老百姓来作役,而不是劳役老百姓。

    原来如此,林延潮为了疏通贾鲁河,那么藩库拨的十万两银子肯定不够用,所以将这修河之费摊派在老百姓的头上,再来雇役修河。

    这是好大喜功,不顾老百姓死活啊。

    潘季驯心底暗怒,面上不动声色,手指着其他人笑着问道:“他们都是雇来的?是官府雇,还是你雇?”

    老者点点头道:“都是官府雇的,都是卖气力活的,一个月五钱银子,另外管饭。”

    “五钱银子,还管饭,这可不少喽。那你这么大把年纪还能卖力气?”

    老者笑着道:“潘大人,前几年小人伤了腰,连袋土都扛不动了。不少小人算是老河工了,官府雇着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