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梅之焕陷入沉思,李自成的话不错,西宁卫虽是朝廷的驿马区,但以西宁的草场规模,一年能出产五十匹战马就不错了,得有道理,梅之焕被说得心底发凉,以相同的人数计,甘州军不亚于蒙古骑兵,但在李自成的西宁军面前,简直是秋风扫落叶……以此观之,李自成杀了大量的蒙古人,夺取他们的战马,还真有可能不是谎言,而蒙古骑兵与鞑子骑兵,实力上应该不相上下,那朝廷的军队……

    若是人数相近,他自然相信,西宁军可以尽情肆虐朝廷的军队,可是,大明虽然日薄西山,但体量依然庞大,若是集中十万、数十万士兵……

    “梅大人可能觉得,朝廷的军队胜在数量上,试问,朝廷为何不集中数十万大军于辽东?”李自成觉得火候差不多,终于露出一丝笑脸,“数量从来都赢不了质量,辽东的几次所谓大捷,都是依靠城墙,阻挡鞑子前进而已,难道真的杀得了几个鞑子?鞑子败退没关系,只要人还在,过几天再来便是,他们不仅重回宁锦,更是来到京师,在朝廷的眼皮底下耀武耀威……”

    “……”

    “我西宁军也是一样,只要守住黄河的几个主要渡口,朝廷大军再多,又能奈我何?然后我们将防线一步步东移,陇山,也许比黄河更有利于防守吧?”

    “陇山?千户大人准备出陇右?”

    “这是迟早的事,”李自成发现梅之焕好像没有胃口,饭食基本没动,“梅大人,饭菜凉了,要不会换份热的?”

    “啊?本大人……本大人现在不饿,千户大人继续说!”

    “哈哈,”李自成大笑,道:“再说,数万、数十万大军,朝廷两线作战,开得出这么多粮饷吗?”

    “粮饷?”梅之焕发现,李自成打在朝廷的七寸上了,不要说对付西宁军,就是面对辽东的鞑子,朝廷的粮饷已是吃紧,又怎会调动数十万大军,除非……除非朝廷放弃辽东,但这是不可能的,难道任由鞑子再次兵临京师城下?

    “梅大人估计,以西宁军的实力,若是吞并整个陕西行都司,需要多长时间?”

    梅之焕摇头,西宁军的战斗力,他这是第一次见到,“这个……本大人实在估量不出!”

    “甘州五卫,又是行都司的治所所在,不过一日时间,”李自成笑道:“不瞒大人,不仅西宁卫,连碾伯所、庄浪卫、古浪所,都已经属于西宁,现在的行都司,究竟还剩下多少?”

    “什么?”梅之焕的眼珠子差点掉到脚背上,“这些本大人为何一丝不知?”

    “哈哈,梅大人若是加入西宁军之后,再发生这样失职的事,可是要……军律处置的,不知道梅大人还敢不敢加入西宁军……当然,本大人不会逼迫你,一切,由你自己选择!”

    梅之焕冷了冷,终于鼓足勇气,道……“老夫……老夫……若是加入西宁军,能为西宁军做些什么?”

    “梅大人一旦加入西宁军,首先得利用自己的在行都司的影响力,帮助劝说这些卫所早早归降,免生干戈——西宁军倒是不担心战斗有什么阻力,只是不想无辜制造杀戮,卫所的士兵,都是汉人,蒙古人、鞑子都欺负汉人,我不想再欺负他们,更不愿发生像甘州这样的屠杀。”

    屠杀?梅之焕心中已经,回想起来,西宁军与城外的甘州军,的确是屠杀,就是甘州城内,那些没来得及头像的士兵,也是被屠杀了,这个李自成……

    “这个自然,当是老夫分内之事,就当是老夫加入西宁军的投名状,”梅之焕点点头,他已经没有选择,即便为国捐躯,这样的朝廷……又有什么意义?“然后呢?如果西宁军真的占据了整个行都司……”

    “梅大人乃是文官,冲锋陷阵,自然不需要亲往,”李自成早就盘算开了,“一旦整个行都司归属西宁军,我预备在此基础上,设立甘肃省,梅大人就作为甘肃省的民政官,为我大军筹集粮草、准备兵源,如何?”

    这是李自成能给出的最高文职官了,并且不惜为此单独立下甘肃省,梁文成是李自成最为信赖的人,早早就与李自成一条心,现在亦不过是西宁知府。

    李自成并不是相信梅之焕的能力,实际上他对梅之焕还是不太了解,更不是因为他的忠心,梅之焕归降,实际上是他已经无路可走了,与梁文成的志同道合显然不同。

    但李自成是要让新收复的地区,以及即将征服地区的人,明白一个道理,他不好杀戮,与陕西的盗贼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样的名声传出去,将来扩张土地的时候,遇到的阻力会小得多。

    而且,现在的西宁军,的确需要一些仕林人物的加入,帮助管理府县,他们的加入,客观上也在扩张着的西宁军的正面影响。

    西宁军暂时还是躲在朝廷的羽翼下,只要朝廷不介意,李自成暂时不会主动刺破这层蛋壳,但西宁军终究会从朝廷的羽翼下脱离出来,与朝廷分道扬镳,甚至会成为生死对头,有仕林人物的协助和参与,可得得到更多仕林的支持,在这个时代,话语权并非受控于帝王,而是由仕林直接掌握。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