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三人放下将来的话题,说起了眼下的打算。

    “新科进士都有一个月的假期,不知二位有何打算?”魏浣初问道。

    “我嘛,这一个月好说,家眷在京,不用回乡,家父家母都春秋鼎盛,也不用接进京来。倒是彦演兄,回不回去呢?”王兴答道。

    “一个月的时间太短,回乡一次根本回不来。我明日打发家人回去送信,让家母及妻子自行上京吧。”洪承畴说道。

    他出身福建泉州名门望族,早年丧父,母亲傅氏知书达礼,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教养成才,娶妻吴氏。

    “任之,你先借我一笔银子,我需要置办房产,手底下有些紧。”洪承畴道。

    “那没问题。无论是银钱还是人手,需要什么跟李瑞要就可以,不用跟我说。”王兴痛快地答应了。

    “我看看你的宅子附近还有没有房子可买,尽量离你近一些。”洪承畴道。

    “真羡慕你们,终于可以比邻而居了,彦演也可以经常吃到你家的好菜了。可怜我还得到外地赴任,不知道什么时候再吃到柳玉娘做的菜。”魏浣初不无遗憾地说道。

    “你这个吃货!今天让柳玉娘多做几个好菜,你尽量放开肚皮吃。”

    第二天,王兴和洪承畴把魏浣初送到通州,看他上了船,这才挥手而别。

    王兴和洪承畴送别了魏浣初,两人分别到各自工作岗位报到。

    翰林院掌院学士是东阁大学士c内阁辅臣c礼部尚书吴道南,因他是本次会试主考之一,王兴见了,得执弟子礼。

    “老师,学生前来报到。”王兴深施一礼,递上自己的告身文书。

    吴道南接过王兴的告身文书,放到一边,手捻胡须,温言道:“任之,你年纪轻轻就高中状元,才学当是没说的。以后更当牢记圣人之言,谨身慎行,戒骄戒躁。”

    “学生定当牢记老师教诲。”王兴谦恭地答道。

    “嗯。”吴道南见王兴行止有度,不卑不亢,加上其神清目朗,面目英俊,心中好感顿生。

    “按例你有一个月假期,好生安排家里琐事,假期结束再来上值吧。”吴道南说道。

    “是。弟子告退。”王兴躬身一礼,退了出来。

    出了翰林院,王兴就在想,这一个月怎么度过呢?

    他有一件大事还没有落实,那就是皇帝给他的任务:帮寿宁公主赚钱。

    王兴想:“这个寿宁公主也是,已经给了你一个买卖了,百货铺一年挣几万两银子都是少的,怎么还不知足?”

    没办法,皇帝爱财如命,恨不能把全天下的财富都弄他家去才行。既然许了,那就想办法吧。

    做什么好呢?王兴想着后世那些赚钱的买卖,互联网c手机c汽车c房地产。

    搞房地产?想什么呢?这个朝代搞什么房地产?

    王兴先是否定,然后迅速在脑海里盘算了一下,却发现这个主意还真是可行!

    京城的达官贵人最多,挣他们的钱最好挣。

    由于技术所限,建高楼就别想了,但要是建个两三层楼应该问题不大。

    没有钢筋不要紧,只要把水泥搞出来就行。有洪家二宝在,水泥应该很容易就能搞出来。

    其它的还需要什么?泥瓦匠应该不缺吧,干活的工人也不缺吧,资金自己更是不缺。

    只是,人们认可这种小区式居住方式吗?再有,天下即将大乱,乱世谁来京城买房子?国家越稳定,房地产市场越好,反之亦然。

    不好,这个主意不好,要是真搞房地产,恐怕得赔钱。

    王兴摇了摇头,否定了这个念头。

    活字印刷?王兴脑中又闪过一个念头。

    现在流行的是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将书稿的写样写好后,使有字的一面贴在板上,即可刻字,刻工用不同形式的刻刀将木版上的反体字墨迹刻成凸起的阳文,同时将木版上其余空白部分剔除,使之凹陷。板面所刻出的字约凸出版面12毫米。用热水冲洗雕好的板,洗去木屑等,刻板过程就完成了。印刷时,用圆柱形平底刷蘸墨汁,均匀刷于板面上,再小心把纸覆盖在板面上,用刷子轻轻刷纸,纸上便印出文字或图画的正像。将纸从印板上揭起,阴干,印制过程就完成了。

    刻板的过程有点象刻印章的过程,只不过刻的字多了。印的过程与印章相反。印章是印在上,纸在下。

    雕版印刷印刷的过程,有点象拓印,但是雕版上的字是阳文反字,而一般碑石的字是阴文正字。此外,拓印的墨施在纸上,雕版印刷的墨施在版上。由此可见,雕版印刷既继承了印章c拓印c印染等的技术,又有创新技术。

    但雕版印刷也有很多缺点。第一,刻版费时费工费料,有的大部头的书,光雕版就得用好几年第二,大批书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错字不容易更正。

    而活字印刷就完全可以弥补这些缺陷。

    活字印刷早在北宋时期,就由毕升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