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底层文化的积淀和修养。况且,身为中国人,学好中文、用好中文不仅立足国内生存发展的最基本需要,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必然需要。如果一个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的中国人,连自己的母语都学不好、用不好,却要“认祖归宗”似地去学他国语言,结果外语比汉语说得还溜,对外国比对祖国还要了解和亲近,甚至有人说出“外国的空气都是甜的”这样卖国求容的蠢话,真是十分可笑和可悲的事!

    推荐下,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书源多,书籍全,更新快!

    纵观历史,汪精卫曾经何等风光,但最终的下场又何等凄惨,看看近代史就知道了。鲁迅为何身在岛国却心系家国,又为何在一堂倍受羞辱的课后下定决心弃医从文,走上以笔为戈,讨伐陈旧势力的道路呢?横观当下,为什么在青少年中会出那么多“哈韩族”、“哈日族”?为什么本应当被研究和传承的诗词歌赋却被一些人恶搞、篡改,弄得庸俗滑稽?为什么有些抗日神剧被拍出如裆下藏雷、手撕日寇、游击队行百里而履无尘等等毫无历史严肃性、毫无科学精神、毫无文化可言的狗血桥段?孩子没成年就知道拼爹,学生未入世却精于世故,林林总总的事例都在警示着我们袓国优秀文化的传承正在面临巨大的外来文化和庸俗文化的危胁与挑战。身为一个体会过被人以“文化优越优感”为理由而羞辱的人,一个深刻体会到积累财富自信时,更需要树立文化自信的人,陆川深知提高文化素养和知识技能比赚取金钱财富更重要。他不排斥金钱,但更向往丰富健康的精神财富。他愿意相信,人的长足发展,家族的延续壮大,社会的长足进步最终拼的不仅仅是金钱财富,而是文化的力量。同时,他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文化修养上的浅薄和幼稚。

    为此,从备考开始,直到入学以后,陆川便立志要做到博览群书,按照父亲教导的那样,像海绵吸水一样向求知。艰苦的法律专业阅读任务,使他基本完成了从服务行业向法律专业的转型跨越,过程虽然十分辛苦,但结果令人满意。可陆川并不满足于在一个专业领域有所突破,他利用专业以外的时间,大量阅读了许多历史、人文、哲学类的中外名著,参照去本科班蹭听王教授民法学的经验,又去蹭听了中文系、艺术系、政经系的一些课程。想办法搞到了中文系和政经系老师给学生布置的一些必读书目,再想办法将书搞来,一一读过。其间,看得懂得就深读,看不懂的就泛读;喜欢的就精读,不喜欢的速读。感兴趣的就延伸着读,不感兴趣的就跳着读。一来二去,他发现只要有了适合自己的好方法好计划做基础,不论以什么任务为目标,应用和执行起来的效果都是可圈可点。有幸的是,他遇到了中学时曾经带过他们班的实习老师窦一桦,两人相见甚欢,也比较投缘,在窦老师的帮助下,陆川在文学上少走了不少弯路,接触到许多精典名著。看书多了,他也有了动笔写作的冲动。然而写作对他来说却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他曾尝试着写了一些带团中的所见所感,并拿给窦老师看。从专业角度讲,陆川写出来的东西实在不敢恭维,但窦老师却发现陆川善于捕捉人物的心理和生活细节,有些文字虽然很是通俗,但却很生动,有些情节刻画的很是贴近生活,比较有写作方面的潜质。于是他建议陆川多读散文和小说,并尝试在这两种体裁上下手练习。陆川得此指点后,便开始了针对性的学习和练习,虽然进阶的脚步缓慢而微妙,但他却从中找到了一些专业学习以外新的乐趣。随着大量的阅读和练笔训练,陆川发现,在阶段性烧脑式的恶补过后,大脑反而变得更加活跃,思路也更加清晰和丰富,对词汇的把握和运用也更加熟练自如,学习和思考专业知识时也更加得心应手。这就更加坚定了他把文化修养坚持下去的信息与决心。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