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制北京,并监视正在迅速发展中的冯玉祥的「国民军」。

    至于奉系其他次级部队和杂牌军的首领,则随奉系地盘之扩张而就地分封为各地军政长官。第二次直奉战争后,东三省老巢之外,第一块落入奉军掌握的地盘便是「热河特别区」。第五军副军长阙朝玺乃奉命率两个奉军混成旅及若干地方部队,出任热河都统,驻节承德。

    第二块落人奉军掌握的则是直隶省(今河北)。第二军军长直隶人(满族)李景林乃奉命出任直隶督办,驻节天津。所辖奉军及改编后的地方部队凡六万余人。

    自北向南的第三块地皮,便是山东了。一九二五年四月,第二军副军长、山东人张宗昌,乃衣锦还乡出任山东督办。

    张宗昌(一八八一一九三二)少年贫困,「跑关东」(山东人去东北谋生的习惯语)谋生。曾在海参威卖过烧饼,在东三省当过「胡子」,并学会了一些下等俄语。嗣后经过招安当兵等一系列行伍过程,终于能在直皖各系军中逐渐升迁,最后回东北投老少帅,至此竟做了山东督办。他所统率的除少数正规奉军之外,也改编了大批直鲁两省地方部队,号称「直鲁军」及少数「白俄军」。盛时竟拥众十万以上。虽然这位出名「三不知」的「狗ròu将军」,并不知道他自己有多少兵,多少老婆,多少银子。

    一九二五年初,张作霖以张宗昌凶猛善战,又在长江流域有作战经验,乃予以「苏鲁皖剿匪司令」名义,嘱其挟前「淞沪护军使」、因战败而投奉的卢永祥,挥军南下。张、卢于一九二五年初击破直系齐燮元军进占南京。卢永祥并于南京一带网罗一些淞沪旧部增组「宣抚军」,仍以张宗昌为总司令,率军循沪宁路东进。一路取常州、夺无锡、占苏州,终于一九二五年一月底占领上海;再循沪杭线南进,与直系另一悍将孙传芳(一八八五一九三五)所部相持于沪杭之间。奉系势力发展至此,可说是臻于极盛了。然奉军此次南进远及苏杭这块天堂地区,张宗昌实居首功。

    因此当张宗昌得胜班师之际,论功行赏,张作霖乃授意段执政将山东督军郑士琦他调,遗缺就由张宗昌这位民国史上的「标准军阀」递补了。张宗昌督鲁一督三年,直至「济南惨案」(一九二八年五月)bào发之后,才被北伐军赶出山东。最后被白崇禧在滦东缴械,始结束了他的政治生命。一九三二年他返鲁扫墓,误入韩复(上矩下木)的圈套,终被qiāng杀。

    一九二五年四月张宗昌北返督鲁时,张作霖乃派心腹智囊总参议杨宇霆任「江苏督办」,第一军军长姜登选为「安徽督办」,并统率长江下游的奉军。

    奉军既占苏、皖,则奉系此时所夺地盘已扩及八省三市关外:黑吉奉热(热河是省级特别区);关内:冀鲁苏皖,及北京、天津和上海。天津上海在政治区划上虽直属冀苏二省,其实际影响力较其母省容有过之。

    以中比西,则此时的奉系地盘较中古欧洲的「神圣罗马帝国」或近代西欧之英法、德、奥、意、荷、比、西八大列强疆土之总合犹有过之。

    奉系此时拥有精兵三十七万人,陆海空军俱全,训练、装备、补给皆举国无双。奉张父子之权力,至此可谓登峰造极了。

    就在这奉系势力如日中天之时,民国史上最大的国耻之一「五卅惨案」(一九二五年五月卅日)在上海bào发了。一时举国沸腾。学运民运的目标都集中于「打倒帝国主义」,而上海的各国租界也就成为众矢之的了。正当这华洋对峙,双方于春申街头摩拳擦掌的紧要关头,少帅张学良奉老帅之命,忽于六月十三日率奉军精锐两千余人,进驻上海。这时被中国工运学运吓惨了的英法租界当局,见奉军入沪,竟联衔向少帅要求派军人驻租界加以「保护」。

    此次中国军队进人租界,不论各方解释如何,也是中国租界史上的创举。这时的少帅,年方二十五,官拜中将,风华正茂,其为人也,又面如冠玉、潇洒风流。周旋于五光十色的十里洋场之中,真是如鱼得水。

    在一次前国务总理唐绍仪女公子(顾维钧博士的大姨子)的高级宴会上,他这个「小把戏」也结识了其后名播国际,在西安事变中发生决定xìng作用的蒋夫人宋美龄女士。没有他夫人于凤至的这位「结拜姊妹」的不时翼护,则汉卿在其后五十年的「管教」期中,也就要辛苦多了,危险多了。此是后话。

    郭松龄叛变的历史意义

    不过话说回头,这时不论奉系势力是如何的强大,它终究是个「北洋军阀」的一支。它上下所搞的还是刘邦、项羽那一套穷兵默武、逐鹿中原。谁把鹿捉到了,谁就做皇帝。这个老套套,在「民国时代」就不够用了。

    知父莫若子。张学良总喜欢把他老子与他的上司蒋中正作比。他说前者是「有雄才、无大略」;后者是「有大略、无雄才」。所以他二人是各以短取败,要各以长相辅就好了。

    「雄才」者何?「水浒」英雄,「说唐」好汉也。隋唐之际最大的雄才,便是秦王李世民了。「大略」者,建国方略、建国大纲,民主专政、农村包围城市等等是也。换言之,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