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想想吧,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觉得有人过来抢他太正常不过了,那还有什么好愤怒的?

    所以禹秉生真的很心平气和。

    不止如此,他的心里更是升起淡淡的得意。

    看吧,老子就是这么牛,你们咬我啊?

    从老子这里随便出来一个都是绝什么他有十个名额的优先,就算一百个名额的优先,也没有用。

    这个世界除了规矩这种东西之外,还有一种东西叫做“人心”,也还有一种东西叫做“众怒”。

    顺人心而犯规矩,最多只受点小惩,而且那点小惩很快就可以找补回来,损益相加,说不定不但不损,反而还有益了。

    相反,若是顺规矩而犯人心,明面上可能不会受到什么惩罚,暗地里却可能被人设下重重障碍,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一头撞网里又或一脚踩坑里了。

    这正是《上古大道书》所言的,“人若顺道,运自加之。人若逆道,运或不减,而必有非难。”

    那非难不是来自于天,而是来自于人。

    天心是道。

    人心也是道。

    修行若想走得长远,必得两道兼顾。

    当然其实还有一道,是己心。不识己心,纵然识尽天心与人心,到得头来也枉然。

    禹秉生思量着,然后把他遇到的问题说予弟子听。

    修行之所以是修行,就是不止于修炼,还有整个人生的践行。

    当修炼迈入了一定的门槛和层次之后,就应该将之放入整体的人生践行之中,践行为主,修炼为辅,这才是修行的正轨。

    只有这样,也才可以长久地“一竿千寻”,稍一修炼,即进步飞速,甚至,在更长久的阶段,始终处于“不修而修”的状态之中。

    这也正是祖师亲传《清净经》,第二阶段的核心要旨。

    而广和听得师尊所言,终于知道师尊为什么是这个时候返回,然后也是呆住了。

    这一呆,就呆了好几十息的时间。

    禹秉生丝毫不急,只是含笑看着自家弟子。

    美玉不止是从石头中挖掘出来这一种,还有一种是把石头慢慢地变成美玉。

    他的四个亲传弟子,广明广清那是天生的美玉,而广元广和就只是石头,或者最多也只是石玉混杂,他对后两者做的,不是把那些石质给切割了,而是要让他们自己以玉引石,慢慢地,把那些石质都化为玉质。

    他可以的!

    他们也可以的!

    禹秉生始终都坚信这一点!

    因为他的师尊,当年就是这么做的!

    吾本非良材,石多美玉少。修行不敢辍,蹒跚期凌霄。一半固为己,一半为师教。

    两眼盯着茶杯默默地沉思了良久之后,广和才抬起视线,皱着眉头慢慢地说道:“师尊,知道是谁要抢师弟师妹他们么?”

    “暂时还不知,宗门消息并未提及这一点。”禹秉生摇摇头,“不过不管是谁,会生出此念,肯定都是不好惹的,弄不好就是那些地仙老怪物,你师尊一个都惹不起。”

    听得师尊这话,广和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自家师尊不长于谋,这些年来在很多事上都会参详他们四个的意见,然后综合之下选择最好的。

    现在,他们四个,广元师兄和广清师妹都回山静修了,广明师弟更是远在太元宗,只有自己一个还在师尊身边。

    广和顿觉压力巨大,他思了又思,想了又想,一时间却怎么也没想出一个比较妥当的办法,然后只得道:

    “师尊,这事可大可小,让也不是,不让也不是。师尊,你能不能暂缓一日再前往宗门,弟子今夜,彻夜思考一下,以期能为师尊提供一点帮助。”

    “可以。”禹秉生点头,“行,你先回去吧,顺便把那个叫青弧的小娃娃叫来。”

    “好的师尊。”

    青弧很快过来,然后在禹秉生的书房门口探头探脑。

    大师兄刚才只把他带到这边,就自己回去了。

    “小青弧?过来!”禹秉生招手。

    青弧就兔子一样,两腿交替小跑着,一溜烟地跑到禹秉生身边,然后有点怕生地道:“老师?”

    “放下心来,老夫又不吃人的。”禹秉生微笑道,“听你们大师兄说,你和叶小叶师兄之前是住同一间居舍的?”

    提到叶小叶,青弧立刻就不怕生了,他带着兴奋地道:“对的,老师!我之前是和三哥……和叶子师兄住同一间居舍的,后来从居舍搬出来,一人一间院子后,我们还经常在一起玩……修行的。”

    禹秉生听得笑意横生。

    该死的,这个小弟子他也想要了!

    可是这个时候如果带回山门去,那是雪上加霜。而如果不带回去,那又是知法犯法了。

    啧!

    幸福太多也是烦恼,已经被烦恼包围了的禹秉生和蔼说道:“来,坐下来慢慢说,说说你们当初一块儿相处的情况,肯定有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