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个就好了。”

    杨玉环娇滴滴的说道。

    “这有何难?宫里的工匠颇多,李安,你负责指导,让宫里的工匠学会制造浴室,到时候,不但大明宫要建一个,太极宫和兴庆宫也要各建一个。”

    李隆基身为皇帝,气度自然比较大,建几个浴室对他来说,根本就不算事儿。

    “是,陛下,此为小事一桩,包在微臣的身上了。”

    李安自信的应道。

    “好,回宫。”

    李隆基起身向外走去,杨玉环跟了上去,在经过身旁的时候,嘴角微微一笑:“李将军真是有心良苦,多谢了。”

    “娘子客气,这些都是李安应该做的。”

    李安并不知道杨玉环见过颜如玉了,还以为是感谢他帮忙在皇宫建设温室大棚和浴室呢?

    将李隆基的圣驾送走之后,李安大大的松了口气,迈步返回主宅。

    君臣之间经过这一番细致的谈话,李隆基心里的烦恼解除了,高高兴兴的返回大明宫,而李安也官升二级,当上了正四品的户部侍郎,而且,得到了推行两税法的任命,这体现了李隆基对李安的极大信任。

    “夫君,什么事情让您这么高兴。”

    颜如玉迎了出来,高兴的问。

    李安站直了身子,自豪道:“夫人,为夫又升官了,正四品的户部侍郎,厉害吧!”

    “户部侍郎,哇!夫君怎么会这么厉害,这才几日就升了这么大的官儿了,我叔父奋斗十几年,可还是正八品的监察御史。”

    “叔父的能力一点都不差,只是没有周到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只要有机会,叔父也同样会扶摇直上,一路高升的。”

    李安说的可不是假话,历史上,颜真卿前期的官位一直很低,只有正八品,但自从安史之乱开始,颜真卿坚决抵抗安禄山叛军,体现了极高的军事才能,职位也是一升再升,很快就先后任吏部尚书,刑部尚书,封鲁郡开国公,这可是正三品的大官,国公更是不得了地位就更高了。

    所以,人才这东西,有时候就看有没有机会,一旦有了很好的机会,便可以扶摇直上,若是没有好的时机,则只能一声碌碌无为,乱世出英雄就是这个道理。

    “如玉恭喜夫君升官,今日亲自下厨,给夫君做菜。”

    颜如玉笑嘻嘻的说道,虽然古代地位高的女子是不用亲自下厨的,但自从李安说喜欢吃颜如玉做的饭菜,她就喜欢上厨艺了,当然,也就是偶尔做一点而已,并不会经常做菜。

    “好啊!能吃到夫人做的饭菜,是为夫的荣幸,若是做得好的话,会有奖赏哦!”

    “好,一言为定,我去后厨了,草儿,走。”

    颜如玉带着草儿,小跑着向后厨奔去。

    李安返回卧室,拿起了纸笔,既然要推行两税法,自然要先将两税法清楚写下来,这样才能让别人看明白。

    第二日一早,李安换上户部侍郎的官服,骑着高头大马,前往户部报道。

    户部尚书年事已高,基本不会出现在户部,负责户部正常运转的是户部侍郎郭虚己,当然,现在又多了一位侍郎李安。

    但李安丝毫没有与郭虚己争权的意图,他只是服从李隆基的命令,负责推行两税法而已,其它的琐碎事情,他才懒得管呢?

    “李侍郎早。”

    “李侍郎早啊!”

    一进入户部,很多官员便主动与李安打招呼。

    能在户部混下去的官员都是人精,他们别的能力不好说,打听消息的速度却是一流的,在李隆基金口说出要任命李安为户部侍郎不久,他们就已经得到消息,并在整个户部传开了。

    对于李安的过去,这些户部官员自然没有不清楚的,毕竟,李安为大唐立下了如此多的功劳,在京城长安,只怕连三岁的孩童都知晓李安,何况这些人精呢?

    不过,李安对这些属下却是一个都不认识,李安一直在军中效力,认识的文官只有官位最高的那些,这些小官又怎么可能认识呢?

    “好好好,大家好,本官第一天到任,还请多多关照。”

    李安既然来到户部,自然要与户部的官员打好关系,感情的联络是必不可少的。

    “李侍郎客气了,快里面请。”

    一众户部官员,客气的将李安请入户部内堂,而内堂早有一位五官端正的官员迎了出来。

    “李侍郎,里面请。”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户部侍郎郭虚己,李安曾在皇宫的宴会上见过他,只是彼此不熟而已。

    “原来是郭侍郎,在下初来乍到,还请郭侍郎多多关照。”

    李安谦虚道。

    “哈哈!李侍郎年轻有为,深得陛下信赖,是在下要李侍郎多多关照才对。”

    郭虚己同样谦虚不已,甚至比李安还要谦卑。

    “郭侍郎,我们就不用互相谦虚了,陛下说了,让我到户部来,就是为了推行两税法,其它的事情,仍要劳烦郭侍郎处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