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摘要]宋人对于饮食是非常讲究的。富贵人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凡饮食珍味,时新下饭,奇细蔬菜,品件不缺”,甚至“增价酬之,不较其值,惟得享时新耳”。

    让吃货得选择困难症的宋朝美食

    美食

    “一日三餐”对今人而言,是寻常事,但在唐宋之前,平民多吃不起三餐,所以那时实行的是二餐制,上午下午各一餐。当然宫廷是有三餐乃至四餐的。一日三餐在宋代才普遍起来(但也有部分人家只吃二餐),这只有在农业产量大为提高c食物变得丰富并且有了夜生活之后,才可以实现的。

    吃饱之后,人们便会追求吃得精致。宋人对于饮食是非常讲究的。富贵人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凡饮食珍味,时新下饭,奇细蔬菜,品件不缺”,甚至“增价酬之,不较其值,惟得享时新耳”[(宋)吴自牧:《梦粱录》]。寻常的饮食摊子,也很注意干净c卫生,汴京中,“凡百所卖饮食之人,装鲜净盘盒器皿,车檐动使,奇巧可爱。食味和羹,不敢草略”[(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临安也是如此,“杭城风俗,凡百货卖饮食之人,多是装饰车盖担儿,盘盒器皿新洁精巧,以炫耀人耳目,盖效学汴京气象,及因高宗南渡后,常宣唤买市,所以不敢苟简,食味亦不敢草率也”[(宋)吴自牧:《梦粱录》]。

    对饮食的精致追求,促使宋朝社会诞生了花样繁多的美食,《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条,《梦粱录》“分茶酒店”条c“面食店”条c“荤素从食店”条c《武林旧事》“市食”条,都罗列有一个长长的美食c小吃c点心名单,抄也抄不过来。仅面食就有罨生软羊面c桐皮面c盐煎面c丝鸡面c插肉面c三鲜面c蝴蝶面c笋泼肉面c子料浇虾面馒头类有羊肉馒头c笋肉馒头c鱼肉馒头c蟹肉馒头c糖肉馒头c裹蒸馒头c菠菜果子馒头c杂色煎花馒头烧饼类有千层饼c月饼c炙焦c金花饼c乳饼c菜饼c胡饼c牡丹饼c芙蓉饼c熟肉饼c菊花饼c梅花饼c糖饼糕点则有糖糕c花糕c蜜糕c糍糕c蜂糖糕c雪糕c彩糕c栗糕c麦糕c豆糕c小甑糕c重阳糕今日的五星级大饭店,菜谱上的名目也未必有那么丰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宋朝的开封与杭州,简直就是“吃货”的天堂。

    我们现在品尝到的火腿c东坡肉c涮火锅c刺身c油条c汤圆c爆米花等美食与小吃,都是发明或流行于宋代;烹c烧c烤c炒c爆c溜c煮c炖c腌c卤c蒸c腊c蜜c葱拔等复杂的烹饪技术,也是在宋朝成熟起来的;宋人用于给食材调味的调料已有盐c蜜c酒c醋c糖c奶c芥末c花椒c豆豉c酱油等,也跟今人厨房内的调味品差不多。

    “脍”和“鲊”是最具宋朝特色的两类美食。脍,即生鱼片,传入日本后称为刺身。“野鱼可脍菰可烹”,脍在宋代非常流行,苏轼c陆游都是鱼脍的发烧友。鲊,则是通过腌渍与微生物发酵使食材产生特别风味的宋朝美食,鲜鱼c虾蟹c鸡鸭c雀鸟c鹅掌,都可腌制成鲊。将食材洗净,拭干,注意不可留有水渍,用盐c糖c酱油c椒c姜葱丝等制成调料,然后将食材装入坛内,装一层食材,铺一层调料。装实,盖好。候坛中腌出卤水,倒掉卤水,加入米酒,密封贮藏。这时候便可以耐心等待微生物与时间的合作,在黑暗中静静地酝酿出鲊的美味了。

    难怪美国汉学家安德森在《中国食物》中说:“中国伟大的烹调法也产生于宋朝。唐朝食物很简朴,但到宋朝晚期,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精致烹调法已被充分确证。地方乡绅的兴起推动了食物的考究:宫廷御宴奢华如故,但却不如商人和地方精英的饮食富有创意。”1998年,美国《生活杂志》曾评选出一千年来影响人类生活最深远的一百件大事,宋朝的饭馆与小吃入选第五十六位。

    让吃货得选择困难症的宋朝美食

    清人临摹宋人的《卖浆图》,几个卖饮料的小贩正在品评汤茶。

    饮料

    今人在大快朵颐的时候,喜欢喝点饮料。宋人也是这样。《清明上河图》中,在“久住王员外家”旅店门前,有一个撑大遮阳伞的小摊,挂着一块木牌子,上写“香饮子”。“香饮子”是什么?就是饮料。

    宋代的饮料又称为“汤”“熟水”“凉水”。“熟水”相当于今日的广式凉茶,宋末笔记《事林广记》收录了几种“造熟水法”:“夏月凡造熟水,先倾百煎滚汤在瓶器内,然后将所用之物投入,密封瓶口,则香倍矣。若以汤泡之,则不甚香。若用隔年木犀或紫苏之属,须略向火上炙过,方可用,不尔则不香。”比较常见的有香花熟水c沉香熟水c紫苏熟水c豆蔻熟水。李清照写过一首很是伤感的《摊破浣溪沙》词:“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蕴藉,木犀花。”说的是,她晚年身体多病,不敢喝茶,只喝豆蔻熟水。还有一种竹叶熟水,据说很可口:“新安郡界中,自有一种竹,叶稍大于常竹,枝茎细,高者尺许,土人以作熟水,极香美可喜。”[(宋)朱弁:《曲洧旧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