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荒废已久的清河庙终于有了香火气息。     某日,有河边玩耍的孩子见崭新铺就的青石小路满心欢喜,你追我躲跑到了庙宇之中。原本顽劣的小镇孩童哪里见过这般庄严的寺庙,不由变得拘束起来,也不敢大声喧哗,纷纷躲在那个年纪稍长一些的孩子身后。     那孩子倒是不惧生,见香案后竖着一块三米高的巨石,而那位月前刚刚落脚此处的和尚手握铁刀石锤在敲砸着什么,在身后玩伴的推动下,那孩子走上前,看着忙碌的和尚问道:“你在做什么?”     南山禅师李星云微笑着说道:“我在修佛。”     那孩子问道:“佛是什么?为什么要修他?”     南山禅师说道:“你现在还等过些日子再来,我再告诉你什么是佛,好吗?”     那孩子乖巧地点了点头:“嗯。”     随即又被一众玩伴拉了出去,继续玩耍去了。     庙宇里只剩下南山禅师一人,他擦了擦汗水,望着比自己高出许多的巨石,哑然笑了笑。     佛是什么?为什么要修他呢?楚禅心香消玉殒后,他想了整整一年才想通这个答案。     他超度十万亡灵为见佛。     他见佛是为了求佛。     他求佛是为了修缘。     他回到前世,欲重修与翎儿的三生之缘。     可他始终忽略了一个问题,他是个和尚。     一个本该六根清净的和尚又如何修缘呢?和尚若拾起了情缘,又还算作和尚么?所以佛祖问他,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对此,李星云只有一个答案。他对佛祖说,不渡众生苦,只修一人佛。     他是佛徒,这没得选。但他可以选择自己的佛,选择主动愿成为谁的佛徒。     所以他要修佛。     他心中只有一尊佛,那尊佛便是翎儿。他要将翎儿修成我佛,修成自己的佛,然后心甘情愿做翎儿的佛徒。     这便是只修一人佛的真正含义,也是他来到前世的真正意义。     事实上,无论楚禅心生死与否,南山禅师李星云要做的事,从来不是什么修来世三生之缘,而是修佛,只是修佛!修一个人的佛,他自己的佛!     只是这些事情,他可以想的非常清晰,说的也很在理,但要真正做起来却是非常吃力。     这三米高的巨石很坚硬,他只不过是个没有修为的瘦弱和尚,即便全神贯注地用刀,也无法坚持太久。     所以初始时,他很容易疲累。     石锤不停敲打在短短的铁刀上,在安静的庙宇里发出极具频率的声响,可一鼓作气之后,却     往往只能敲掉极薄的一层石皮。     依他的速度,若想将翎儿的小脚完整修刻出来,怕是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不过好在如今的他,最富有的便是时间。     他不着急,在动手之前,他已将每日的工作量排的非常仔细。比如说何时修好佛脚,何时修好佛腿,何时修好佛身他只需按部就班。     很快,天色暗淡了下来。     李星云将庙里满地的碎石屑打扫干净,便独自一人上山采了些蘑菇与野果。小河旁清洗完后,就在庙前搭炉开始烧饭。     无论后世或今生,他都会烧饭。虽比不上苏小凡的手艺,可却比洛长风江满楼那些家伙好上太多。     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总要学会烧饭的本领,不然连只鸡都捉不到,岂不要活活饿死?这是先生曾教他的道理,他牢牢记在心里。     做了两碟小菜,李星云独自顶着星光月色吃饭,然后洗碗,然后睡觉。     天亮了,他起床梳洗,做早餐,吃早饭,收拾完后,又开始继续修他的佛。     远离尘世的扶疏小镇日子总是过得飞快,不知不觉,李星云已在清水河旁的庙宇中住了三年,三年修佛终有收获。     三年后,那尊三米高的巨石已有了一双小巧玲珑及其秀丽的脚。     他把它修成了翎儿的脚。     某一日,外面下着漂泊大雨,清河旁玩耍的孩子为了躲雨,又闯进了这间有人居住却依然冷清的寺庙。     那些孩子都渐渐长大,最年长的已有十岁。     十岁的那个孩子隐约想起了一些事情,他主动走上前来,看着蹲在巨石前不停用石锤铁刀敲打的和尚:“你的佛修好了吗?”     李星云回头,见是三年前曾问过他问题的那个孩子,指着巨石的双脚笑道:“你看,我修了一双脚。”     那孩子仍旧不懂:“一双脚怎么能代表佛呢?”     李星云又有些黯然,一双脚怎么能是他的佛呢。     他看着那孩子说道:“你过些日子再来,等我将佛修好再告诉你什么是佛好吗?”     那孩子还是乖巧地点了点头:“好。”     又过了六年。     香案后竖着的那块巨石已基本摆脱了石块的模样,初步具有人形轮廓。     六年里这座庙宇或多或少出现过一些人,也路过一些人,可当他们看到李星云对佛像的痴迷犹如入魔一般,也都没敢多做打扰,焚香添火之后,便静静离去。     渐渐地,扶疏小镇的居民对此已开始习惯,甚至有时见李星云一人孤苦,会轮替着送些蔬菜水果过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