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赵祯坐在宫墙之上,四周是紧张到无以复加的禁军将士,他们在宫墙上执役多*,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阵势。

    下面不是御史台的那群人,而是一群中枢的相公们!

    而官家就坐在他们的身边,严令他们不得开门,听说官家是从福宁殿一路奔跑过来的,尤其是在知道相公们亲自来夜叩宫门的时候。

    至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一般人是不会知道的,这件事在**传递出去前,没人会知道赵祯的决定,也没人知道一众相公们在宫门落锁之后还来叩门的原因。

    当然这件事很快就会传遍整个神都城乃至整个大宋!

    赵祯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件事瞒不住,当然他也没打算瞒,毕竟皇帝传位太子这件事可不小,若是在这件事上瞒着朝堂上下,必定会引起反弹。

    比如眼下这群原本斯斯文文的相公们便已经开始不满,臣子上谏皇帝实在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这样才能够体现出臣子的尽忠职守,同样皇帝做错了事情就应该接受臣子的上谏............

    这也是赵祯自己培养出来的臣子,他一直都是要求臣子做到这一点,于是乎现在变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即便是“脚面”被砸的生疼,但赵祯依旧只能吞下这枚苦果,毕竟正确的事情永远都是正确的,你**办法因为自己不“方便”而否定他。

    范仲淹带着一众相公跪在左嘉肃门前,这里是禁中和外朝的区分之地,也是通常相公们留身奏事所要穿过的宫门。

    一群相公就跪在宫门口,传话的内侍和禁军已经来回跑了无数遍,可赵祯依旧无动于衷,说实话这是他第一次和朝臣们之间爆发如此大的**。

    双方之间都有自己的考量,赵祯希望传位赵旭,辅佐他成为一位合格的皇帝,并且抽身出繁重的政事之外,把更多的权利和担当交给他。

    而在朝臣们看来这简直是不可思的事情,大宋拥有一个强大的君王,一个不世的天子,而且他正值壮*,完全有能力把大宋治理的更好。

    眼下太子已经总揽大政,已经做的很好了,但他是否有能力作为一个合格的帝王,这还是未知数,掌握王朝的前进方向,和高瞻远瞩的目光,这是作为皇帝所必不可少的事情。

    最重要的一点,所有人都知道赵祯能够率领大宋走的更远,更为强大,而赵旭做适合的就是作为大宋的守成之君,稳定社会,进行小幅度的改革。

    没人说赵旭不好,只是一众相公们都认为,赵祯能做的更好,率领大宋走向更加的强大。

    有谁不希望在一个强大君王的统治下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既然现在的君王已经足够好了,为何还要经历一番磨难之后再去适应新的君王?

    无论如何磨合都是一个令人不舒服的事情,范仲淹等人还是希望赵祯过几*时间再进行传位,但赵祯早已下定决心,这件事不能再拖了。

    范仲淹虽然是赵祯一手提拔起来的相公,但有时他又是固执的,为了坚持他能带着一群相公堵在宫门前赖着不走。

    皇宫之中是相当严肃的地方,宫门之间的界限也非常清楚,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范仲淹**越界,但却是在以自己为要挟,以一群相公为要挟。

    赵祯**办法在这个时候换掉他,因为一旦现在惩治范仲淹以及这些前来叩宫的相公们,那自己也就失去了大义。

    不光无法让赵旭顺利继位还有可能使得朝堂上下更为反对他,赵祯可不希望自己在这件事上“帮倒忙”。

    一意孤行看来是行不通的,唯一的办法只有让这些“顽固的相公们”改变想法。

    毕竟在之前他们也是支持赵旭的,只不过是现在接受不了赵祯提前退位而已,在他们看来这是赵祯的“不负责任”。

    范仲淹一直在坚持着,跪在坚硬的地面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是对人的精神和意志的一大考验。

    一群人中已经逐渐有人体力不支,欧阳修昏倒了,韩琦瘫倒在地,包拯在意被人抬了下去,而富弼也是摇摇欲坠,唯一还能挺住的只有蔡伯俙和狄青两人。

    蔡伯俙是跪出了经验,对于他来说平日里没少被赵妙元罚跪,至于狄青自不用说,疆场上打熬出来的身体和意志都要比文官更为强大。

    而除了这两人之外状态还好一点的便算是苏洵了,他可比范仲淹固执的多。

    眼下最要紧的便是如何说服官家收回成命,旨意现在只不过是在中枢而且是在相公们的手中便被拦截,并**下发到三省六部之中,其他的衙门也不知道这件事。

    赵祯最终还是没和这些“老顽固”坚持下去,事实上皇帝永远也犟不过这些朝臣,在有理有据的情况下,这些朝臣能把自己的能量发挥到最大。

    即便是赵祯也要落荒而逃,原本还在惬意饮着茶水的赵祯在欧阳修第一个昏倒之后便慌了,于公于私这位“大文豪”都是赵祯所看重的,眼下就昏倒在左嘉肃门下,赵祯瞬间坐立不安。

    而随着韩琦,富弼等人的不支,赵祯便开始慌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