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最快更新宋缔最新章节!

    赵昀的种种行为都是在为他的方丈洲发展积蓄力量,说实话相比之下赵旭反而有些羡慕这个远在海外的弟弟,虽然他的一切在母后口中都是在大宋最荒蛮的土地上拓荒。

    但母后口中的一切在赵旭看来却是自己向往的,赵昀能自己发布政令,制定律法,处理政治,完全的放手治理,还没有朝臣的掣肘,这是多么幸福的事?

    更有一点,没有负担,即便是方丈洲经营的不好,他赵昀拍拍屁股回来便是,到时间他还是大宋的楚王殿下,依旧地位尊崇,依旧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可到了自己头上就不一样,自己是大宋的未来国君,每日,每时,每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小心处理政事,便是有一天登上帝位,在这世间最高的权利之下岂能不胆战心惊?

    有朝臣在,有史官在,有百姓在,每个人都会给自己评价,虽然这种评价不会宣之于口,但背后别人会如何评价?史会如何评价?

    想到这些赵旭便愈发开始羡慕赵昀了,最少他没有任何负担,不像自己还没继承皇帝位就开始谨小慎微了。

    “朔望,大朝!”

    随着内侍的高声唱诺,赵旭的思绪被打断,深吸一口气,微微苦笑一下,他知道自己“重负”的一天又开始了,迈步走上宫阶,他是太子,属臣子之首,带领百官第一个进殿。

    但从这一刻开始,他要收起自己的担忧,变成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因为他要给朝臣和父皇一种从容不迫的感觉,也要给自己以自信,相信自己在不断的学习之中能够胜任现在以及将来的位置。

    身后的百官并没有看出赵旭的异样,一丁点也没有………………

    赵祯一身华丽的朝服坐在御座之上,在赵旭的带领下,文武百官上前拜谒:“参见陛下!”

    随着赵祯的抬手,三才在边上唱诺道:“众卿平身!”

    三才唱诺完毕后,乾宇殿的大门被缓缓关上,从此时此刻开始,大宋的正朔大朝会开始了,因为讨论的都是国家机密和未来的规划政策等等,闲杂人等非召不得入殿。

    殿内的消息也不得随意散播出去,这是赵祯定下的规矩,为的就是让朝堂之中的官员明白朝会的重要性,毕竟就算是如此要把朝堂之上的事情泄露出去也不是很难。

    毕竟乾宇殿中的朝臣数量便有近百人之多,即便是禁绝内外又有何用?但是却能给朝中官员一种震慑,让他们明白现在所讨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不得轻易泄漏。

    “启奏官家,上京路呼伦贝尔城,上京城奏请陛下重划路治,上京路袭承契丹上京道旧制,然契丹之上京道地广人稀,城池寥寥,今下我大宋上京路地域广阔,百姓迁徙不断,城池众多,一路之地为我大宋最甚,还请陛下划分路治,便利朝廷调度,以安民心!”

    范仲淹的上奏合理合仪,赵祯自然点头应允,这早就在他的脑海之中盘桓很久,大宋直接把契丹的上京道改为上京路,但上京道毕竟太过辽阔,几乎包涵了后世整个外蒙古以及一些内蒙古的土地。

    地广人稀便罢了,可大宋为了加强对草原的管理,在上京路不断的建设城池,数量与日俱增,而百姓迁徙也是越来越多,如此环境之下再用简单粗暴的方法管理,难免会出现问题。

    把一路之地划分为两路这在大宋不是没有先例,国朝之初广南路还是存在的,但后来就是因为人口增加和城池增加,所以才被划分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于是广东和广西便出现了,这也是后世两广的由来。

    现在上京路的划分也太过广阔,做好的办法就是仿照广南路,把上京路划分为俩个路治,如此便可方便朝廷的管理,和派遣官员管辖。

    而对于上京路的划分,赵祯已经想到了一个办法,点头道:“准奏,上京路之差别在于上京城之南北,以地域划分颇为妥当不易惹各族之非议。”

    赵祯说完便瞧见臣子眼巴巴的望着自己,显然这是在等自己赐名,对于这些被皇帝亲征而来的土地,最有命名权的人就是皇帝了。

    赵祯想了想道:“呼伦贝尔城之南的土地依旧保留上京路治,呼伦贝尔城之北,直至粘八葛部改为西北路,以此分治!”

    这样的划分其实最为合理,上京城和呼伦贝尔城都是可以担任路治的所在。

    草原上问题便算是解决了,赵祯当年定下的政策非常有用,草原上的城池建设很快,经济也愈发的开始繁荣起来,因为环境的稳定和大宋朝廷的统一管理,各部的所谓自治已经名存实亡。

    他们都盼着大宋接管他们的本族事物,如此一来也能更好的发展部族,毕竟看着呼伦贝尔城以及塔塔尔部的人成为草原上最富裕的人,其他部族也是心有不甘。

    傻子都能看出投靠大宋的好处,无论是经济还是教育或是补贴等等地方都要比别的部族高出很多。

    原本的自治存在着许多不公,这些不公各部的百姓当然能看得出来,而被大宋管理却完全不同,一切皆有法度,即便是大宋的官员也是依照办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