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把羊角锤很快被拿来了,如果不是身边年龄大的工人拦着,那名拿了羊角锤的工人肯定一个飞锤,把精巧大师从阶梯上砸下来。     把这个小老头砸下来,是包括李华星在内,所有人的想法。     打击人也不带这样的吧?     在他们眼里完美到不行,跟孩子一样宝贝的产品,竟然没有任何一点值得夸奖的地方?     “你给我下来!”已经有脾气暴躁的人,开始发出愤怒的吼声。     “下来,咱们有种拉开架势比一比,就比精度。”     之前一副无所谓,什么场面也打动不了他的表情,从精巧大师脸上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不屑一顾的高傲,鹰一样的锐利眼神中,流露而出的是高高在上的俯视。     就着人群愤怒的声音,精巧大师开口了。     一句话,就让他们瞬间变成被轰炸过的沉默。     “两边车架大梁,我只看一眼,就知道它的直线度误差超过07毫米/1米。”     “12米长的大梁,你看歪曲成了什么样子?”     “歪曲成了爬虫,告诉我,这叫什么合格产品?”     所有人的愤怒,都被精巧大师一句话,死死堵在了喉咙中。     大梁的直线度误差     12米长的大梁是一根整体,越是大型零件越难以加工。精巧大师的意思是这两根大梁,歪歪曲曲,没有一米是直的。     精巧大师说的没错,大型铣床铣出的大梁,本身就有一定精度误差,吊运至车架上焊接时候,因为焊接产生的高温热变形,让大梁的精度误差更大。     这里的误差工人们可以测量到,但是在一定误差范围内,工人们觉得这并不会对车辆造成影响。     但是这个小老头,是怎么看出来的?     总工程师王才器不禁老脸一红,这个误差他心里明白是一回事,被人瞬间指出来又是一回事。     虽然感觉没有问题。但是这个误差也确实太大了点,放普通轿车身上,绝对是不合格产品。     他们想知道,可惜精巧大师,没有给他们发问的机会。     “再看看你们的发动机减速器外壳,那是圆形么?我随手画一个圆圈,都比它的精度高。”     “真是可笑至极,看看你们减速器外壳打的螺丝孔间距,距离大么大,是省钱还是省时间?”精巧大师挥舞着羊角锤:“我敢保证用不了一年,减速器外壳就要开始露润滑油。”     “这简直是垃圾,毫无经验就设计出的垃圾。”     减速器外壳是铸铁件,只是这个铸铁件的尺寸实在巨大了一些。并且里面的减速齿轮并不用与外壳做接触,所以对精度就不是那么的太讲究     只要与发动机曲轴相连位置的钻孔精度控制好就行,反正设计之初空间留的公差足够大,多出来的权当给润滑油留空间了。     如果从追求效率的角度来说,总工程师王才器这样设计没有错。     一辆矿用车的零件多如浩海,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在不必要的环节只能尽量的简化,是许多重工企业的通用做法。     但是!     精巧大师的一句话,忽然让总工程师王才器意识到,自己竟然犯了一个滔天大错,同时也是一个最经典的教条错误。     他把原来的190吨级减速器,放到240吨级上使用,这并没有任何不妥。     但是他竟然把原本需要打48个螺孔,做外壳密封的设计,同样放大到了240吨级上,没有任何增加。     尺寸变大,意味着同样数目的螺孔之间,间距变大。     间距变大,紧固能力自然就会下降。时间一长,密封垫之间肯定剧烈磨损,产生许多国产货常犯的毛病——漏油。     所有人都惊出了一声冷汗,总工程师王才器脸色苍白,下意识摸了上衣口袋,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颤抖地飞快记录下这条滔天大错。     等他用只有他自己才能看懂的快速记录方式,记下这条时候。总工程师王才器狠狠擦了把冷汗,长出一口凉气。     随后他一回头,发现身边的所有工人,竟然都掏出笔记本或者手机,心有余悸地飞快记录下这条致命缺陷。     可以说,如果没有今天的精巧大师给他们醍醐灌顶,他们想要发现这个被忽略掉的细节,只有等到产品交付到客户手中,使用了一两年后,被紧随而来的蜂拥而来的质问电话打爆时候,才能组织技术人员研究出来。     可惜那时候,他们的品牌口碑就要受到影响,被冠上不可靠c漏油c设计有问题,等等头衔。     越是复杂产品,在设计定型到真正成熟可靠,都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改进,吃过无数次亏,才能做到完美。     精巧大师的一句话,直接让他们少踩了一个大坑。     “再看看你们的液压举升装置,四个主液压升降机隔的那么近,是想顶穿车厢么?”     “再看看你们的转向,我麻烦你们拿尺子来量一量,量一量它的间距”     “再看看你们的悬挂设计”     精巧大师站在高高的操作台上,滔滔不绝,没有任何停顿,他所说的任何一个字,此时在下面的那些人耳中,已经全部变成了这世间最美好的音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