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城外开辟滩晒盐田非常顺利。
    湖广有很多盐碱地这主要是由于地下盐矿渗透卤水侵染破坏地面土壤植物很难生长自然也无法种植庄稼这些地稍加改造就可以利用。
    只是在打卤和保卤方面需要动用很多手段。
    尤其是晒到中后期的盐卤如果不保存好一场雨下来便等于前功尽弃需要重新晒制这就需要在下雨前把盐卤导流到有遮盖物的地方天气放晴后重新放出来晒。
    “晒五六天以上的盐卤一定要保管好每两个盐滩间一定要有作为缓冲的保卤区域。”
    朱浩就像个专业的工程师城外修盐滩的时候他都会亲自出面手把手指导。
    六月十四。
    由城外苦卤提炼的第一批盐成功晒制出来。
    院里已有晒盐的经验加上天公作美盐出得很快。
    当朱娘看到盐池底部那白花花的盐晶时大喜过望。
    “这真的是用盐窝子的卤子晒出来的?”
    李姨娘尝过后瞪大眼睛一脸的难以置信。
    朱浩笑道:“姨娘这不算什么咱要是在海边的话守着大海给卤子那才叫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现在我们是在内陆的湖广不过这样也好谁会想到咱用苦卤制盐?没人查的。”
    “快起盐。”
    满院子的人忙碌起来。
    连年纪最小的朱婷即便没什么力气也帮忙撑麻袋。
    跟之前不同的是这次买了几头毛驴回来毛驴主要是用来拉磨把盐晶磨碎然后一袋袋封装好。
    “娘等手头宽裕点咱就不在这院子晒盐了地方不大买卤子回来还得运进城容易被官差拦住盘问。回头出几批盐后咱就把院子重新归置好这样就没人能发现晒盐的秘密。”
    “对了娘过几天咱就要运盐给苏东主第一次娘得亲自出面不管是苏东主朱家或那些别有用心之人都会留心咱这边是靠什么方法制盐咱一定要把秘密守住。”
    一家人忙碌到深夜才把这批盐完全收上来。
    晒盐这种事只要不遇上坏天气收完一批等下一批卤子送来就可以继续晒制。
    源源不断。
    六月十六。
    城外又有两批盐晒出来可惜有一个盐滩因为没控制好水流刚晒好的盐不小心灌进水以至于延迟出货其余盐滩出盐都很顺利。
    把盐归置好朱娘带着于三等人连夜送到汉水。
    翌日早晨朱娘带人从城外回来到家后神秘兮兮将李姨娘和朱浩叫来从随身携带的包袱里拿出三个十两一锭的银元宝。
    “夫人这是”
    李姨娘不太确定。
    朱娘喜滋滋道:“都是赚回来的。”
    “哎呀。”
    李姨娘闻言兴奋得手舞足蹈“之前借的二百两没花多少加上这些够还苏东主的了。”
    小院突然有了活力。
    李姨娘又开始憧憬:“这要是到月底再交上两三批盐估摸还有个八九十两银子进项”
    朱浩问道:“娘咱手里的官盐好像还没转出去呢怎么也有八十两银子收益吧?”
    “嗯。”
    朱娘微笑着点头。
    李姨娘不解地问道:“什么盐?不是都交给苏东主了吗?”
    朱娘解释道:“小浩说的是咱手里有盐引的官盐足足二十引八千斤呢一斤十文钱批回来的如果放在市面上能卖十六七文”
    李姨娘咋舌:“还有这么多啊?”
    本以为一次净赚三十两已经是很夸张的数字却未料苏熙贵最初给的“原料盐”那八千斤还没出手。
    “娘有办法联系往南边走的客商吗?这批盐指望咱自己销出去指不定天荒地老了眼下一天连十斤盐都卖不完。”
    朱浩明白目前各方都在打压自己各种谣言满天飞少有顾客临门靠零售赚钱并不靠谱。
    只能把大批官盐转卖出去。
    朱娘摇摇头:“问过江面上的人说是最近江赣和湖广地界不太平湖广南边那些土司又在搞事情还有江赣群山里闹山贼。如果要出盐的话最好往北边走。”
    “娘往北走引地就对不上了咱以前不做行盐买卖所以对市场不太清楚但现在既然要行盐就必须掌握行情其实地面越不太平对行商来说越是机遇就算我们平价卖出去也不亏。”
    朱浩看出朱娘对于行商的回避。
    以前就是个搞零售的小商小贩现在突然让她做湖广地面的“盐枭”怎么可能一下子就适应这种变化?
    有问题朱娘首先想的是回避而不是面对。
    “可是怎么才能把这批盐转售出去?”
    朱娘还在为难。
    朱浩笑道:“安陆这地方官盐买卖都被人垄断了但省城不会就算黄藩台再强势也不可能把所有利益都占了其中可操作的空间很大我们可以派人去省城打听消息跟那边的人联络行货”
    “省城?”
    朱娘再一次打退堂鼓。
    朱浩明白朱娘不肯离开安陆作为节妇她其实没有做一个大商贾的心理准备更多是小富即安的心理能保住丈夫留下的产业便知足。
    “娘不必亲往让人去就好不如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