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很少有人一生总是一帆风顺,就像,很少有人从生下来人生就充满了坎坷。而用后者来描述吴飞宇目前为止的人生,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再婚的母亲又离了婚,吴飞宇不知道原因,也没问,但他知道的是,自己的开销又成了个不小的问题,学杂费可能都要费点力气凑了。
    恰巧这时,龙城私立中学抛来了橄榄枝,招生老师找到了吴飞宇的奶奶家,表示学校可以提供奖学金,还额外补助生活费。龙城私立中学的师资力量及生源质量都不敌龙城二中,之所以这样挖生源,无非是为了重点高中升学率,有了这个就能在激烈的招生大战中胜出,自己在二中考入重点高中的概率会更大一些,吴飞宇是知道这些的,但这笔钱对他来说太重要了,于是他毫不犹豫地选择转学。
    说巧不巧,李子昂父母在省城的卖菜生意也出了点问题,有关系户把他家挤出了附近几个宾馆的蔬菜供应商名单,恰巧父母已经预定了一批菜,不得不趁还没变质,低价甩卖出去,而这时菜摊和租房刚好又都到期,资金链一下子断裂,加上父母也好面子不愿张口借钱,再者觉得卖菜也没多赚钱,还得背井离乡,于是干脆决定退租回家找活做。
    李子昂也是后来才听爷爷奶奶提起,当时因为签约期还未到,那是费了父母九牛二虎之力,母亲都差点下跪,才把千把来块的押金要回来。后来好多年后,李子昂在国内经济最发达的海市扎下根来,找到了一份高薪工作,还谈了一个漂亮的女朋友,租了一套房,女友不喜欢,李子昂二话没说让中介选了几套房源给女友看,中介费加违约金多交了万把块钱,眼睛都没眨一下。当年的李子昂万万想不到自己日后不仅走了出去,还活成了小时候自己羡慕的样子。
    总之,当年的李子昂本来就有点舍不得吴飞宇转学走,再加上自己家经济情况的恶化,便也转学到了龙城私立中学,拿到了最高等次的奖学金和生活补助。
    李子昂的父母失业后消沉了一段时间,但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有手有脚肯干活就一定能挣口饭。两三个月后,李子昂的母亲因为好口才以及亲和力,在县城商场一家还算不小的服装店当上了售货员,干了几年后开了自己的服装店。而李子昂的父亲则成了一名货车司机,积攒几年后买了自己的货车,起初跑长途拉货,后来经亲戚介绍进了电影剧组,给剧组拉服装和道具。
    李子昂和吴飞宇都转学到了龙城私立中学,并且在他们的要求下,分到了一个班,同宿舍,从此更加形影不离。李子昂的母亲在县城商场服装店工作稳定下来后,开始每天给不远处龙城私立中学的儿子送牛奶,每天一斤新鲜牛奶,用洗干净的输液瓶装着,给儿子补钙。后来心疼吴飞宇,每天给他们俩每人一瓶。吴飞宇的母亲后来知道了这件事,感动之余非要给李母钱,而李子昂的母亲说什么也不要,说都是乡里乡亲的,孩子们关系又这么好,不要见外。吴飞宇的母亲后来有一次回县城看望吴,买了两双运动鞋,一双给吴,另一双给李子昂,李子昂起初不要,禁不住吴飞宇和母亲的热情和“威逼”,只得收了下来,试了一试,还挺合脚。
    龙城私立中学生源质量不如二中,学校建筑也稍显陈旧,但老师讲课水平不差,而且可能是因为工资给的高,讲课热情都很高涨。校园里绿树成荫,倒是别有一番韵味。但最让吴飞宇和李子昂眼前一亮的是,学校女生的比例和颜值都碾压了二中,这不禁让对异性兴趣逐年递增的少年们内心荡起层层波澜。
    因为班里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为了照顾理解能力较差学生,讲课进度并不快,课后作业量也不大。正是在这种氛围下,李子昂与吴飞宇真正感受到了中学时代的快乐,在完成课业之余,他们各自有了更多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吴飞宇喜欢打篮球,于是每天能抽出大约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练习弹跳c运球c中投,后来因为球艺精湛,还当上了年级篮球队队长。而李子昂喜欢打乒乓球,几乎每个15分钟的课间都会跟同学打几局,过把瘾,也正是在这些一起打乒乓球的人中,认识了这初中岁月剩下的一年里关系相当铁的哥们儿常晓天。
    常晓天个头不高,略瘦,小眼睛眯眯着,长得不丑,甚至有点酷,他左手持乒乓球拍,直板横拉及扣杀球都很坚决,看起来像是小时候就练过。在跟班里男生对战过程中,李子昂敢说其他人都不是自己的对手,唯有这常晓天跟自己水平不相上下,甚至还略胜一筹。两人惺惺相惜,对战中往往可以毫无保留,打得畅快淋漓。除了这些,可能常晓天自己都没意识到,虽然他学习不是特别好,但他非常喜欢跟班里前几名的同学交朋友。在李子昂转学来之前,常晓天最好的朋友是班里原来的第一名邵佳梁,后来常晓天跟李子昂的关系越来越好,搞得邵佳梁想到自己的第一名和好朋友都被抢了,还有了点小情
    绪,好在并没有黑化,只是选择了默默努力,以图重夺第一名。
    常晓天比班里大多数同学要小两岁,又本来个头也不大,跟李子昂走在一起,就像个弟弟。李子昂跟常打乒乓球打得开心,又挺聊得来,因此也喜欢跟他一起玩。尤其在音乐课上发现他唱歌非常好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