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太原城自然是要开门接纳流民的。
    最开始的几天,杨默还跟着去,想要帮上忙。
    除了出了一身虚汗,风寒加重外也没有什么需要他帮助的。
    太原在李家的多年经营下,府衙机构十分健全,又有李秀宁坐镇,粮食暂时足够,一切都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让原本以为会发生混乱的杨默着实有些意外。
    跟着跑了三天,病情依旧没有好转,马三宝接到李秀宁的命令,强制他回去休息。
    杨默也发现一件事:庆王的这招驱虎吞狼在自己看来很吓人,但在李家看来,好像并不算什么狠招。
    李秀宁说起,颇有些见招拆招的乐趣。
    也告诉杨默:困难肯定会有很多,但李家可以撑下来。
    最关键的是,庆王登基,是与李家有交易的,他虽然当上了皇帝,来俊臣这么一死,至少两三年内,是不会再找李家的麻烦了。
    那么太原也没有必要在存那么多粮食和军队,正好遂了他的意,以为李家中计,放松警惕。
    果然,封建王朝的斗争,还是封建王朝的原住民心里有底。
    让杨默想不到的是,张瘸子在这场流民中居然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流民来自四面八方,之间难免有些矛盾,你插队了,他领了两碗然后互相骂着骂着就打了起来。
    与官府之间也有些矛盾,你给他打的多了,给我打的少了,骂是不敢骂的,但牢骚还是要发。
    更有些刁民抢其他人的口粮,最开始的几天,每个粥铺前每天都会有各种闹事的。
    张瘸子便奉命出面,拿着他的规矩维持着秩序,效果居然还很不错。
    虽然有很多所谓的规矩,杨默并不是很赞同,但非常时期,能稳住局面不饿死人,也由得他去了。
    兵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在府里又养了三日,杨默感觉有些好转。
    心里又感慨这身子真是废,一点风寒就持续半个多月。
    这几日城内的局势算是趋于稳定,流民虽然一天比一天多,但好在李秀宁指挥有方,再加上太原官府内的官吏都是多年的老手,大家最开始的有些慌乱,但总算是没有忙中出错。
    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城内有粮食。
    城内有粮,心中不慌。
    连一直看着自己的马三宝都忙了起来。
    整个国公府好像只剩下自己一个闲人。
    中间也耐不住性子,又想帮忙,心里还在寻思,自己这个学富好几车的现代人,难道连马三宝这大老粗都不如么?
    跟着转了半天,彻底放弃了。
    不说府衙中各个职位分不清,连粮食的计算单位捋了半天还搞错。
    更不要说城内各坊之间的风俗规矩,也是一窍不通,闹了好些笑话。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的这句诗还是很有道理的,前世网上和史书甚至电视里的古代生活,与真正的古代生活差别极大。
    不管是生活习惯c还是风俗人情,乃至于方言土语,都和自己想象的千差万别。
    之前不深入了解的时候,没有太大的感觉,一深入基层,感慨良多。
    不过还是有些功劳的:比如建议李秀宁用草木灰和生石灰每日给灾民聚集的地方消毒。
    但也仅此这点功劳。
    确定自己这个现代人在古代赈灾中全然无用武之地,杨默也不再多想,打算开始系统性的锻炼现在的身体。
    跑了三天,忽而想到自己手里还有一把来俊臣遗留下来的钥匙,吃完午饭便自己一个人溜达着去了恒盛当铺。
    街上的流民越来越多,走到哪里都闹哄哄的。
    李秀宁从三大营中调来了一部分士卒维持着秩序,总体来说流民们还算有秩序。
    去当铺的路上,杨默还在想,来俊臣会在太原留什么东西。
    到了之后,拿出钥匙,便有人引着他去了后院一个房间内。
    三箱子书籍,细细看了,方才发现是关于长安官员的各种把柄和受贿记录。
    比如兵部尚书某年某月收贿多少c礼部侍郎某年某月纳的小妾是出逃宫女。
    这种东西,放在历朝历代都算是大杀器,只可惜,这些官员全都被陨石砸死了。
    记载的再详细,还能威胁死人不成?
    杨默有点失望,但细细想来,也就是来俊臣这种喜欢诬告的酷吏方才对这种玩意视若珍宝。
    如果让李秀宁知道,以她的性子多半会一把火烧掉。
    先存着吧,说不定哪天就能用上。
    从当铺出来的时候,正赶上中午放粥,街道上排起了长队。
    各施粥的铺子前都有李秀宁的亲卫监督,因此粥给的都很实在。
    流民们脸上也都挂着笑,嘴上少不得夸赞李娘子仁义。
    施粥的铺子前排起了长队,粮店前也是长龙。
    自从流民进城之后,整个太原城内的粮食配给开始定额,每家每户每天买的粮食,都是有数的。
    杨默原本以为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