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老太爷摇头,“您都管不住,更遑论他人。”

    说着,不待他继续,又道:“我也老了,看不住。”

    那人拧起眉头,有些无奈,“你平日里不也无事,教导个孩子罢了,府里的两个丫头不也是你启蒙的么!”

    这说的就是崔九贞和崔元淑了。

    “唉,您就甭难为我了,我们这几个老的都不合适,不如在后辈们中挑挑。”老太爷低头呷了口茶水。

    “后辈中?”

    “谢家的小子就不错,听说学识过人,明岁若是下场,三甲有望。”

    “明岁下场?你是说谢丕?”那人赞同地点点头,露出一丝笑意,“倒是常听人提起,是个不错的……”

    一旁的崔九贞听了个大概,仍有些云里雾里的,不过大致听的出来是想让他祖父教导个孩子。

    眼前是当今圣上,而他膝下刚好有一个太子,这时候似乎才十来岁。

    难道说,这位是想把太子塞过来?

    她想了想书里所说,老太爷并未教导过他,而未来的朝廷可是被这位太子搅和的一团糟。

    说句不学无术都不为过。

    再瞧那人见老太爷不松口,又装模作样地自顾自叹了几声,说起别的,“先生真不考虑归朝?自打你离朝后,宾之也总想学你一般退隐,三番五次来烦我。”

    最后一段话竟是带了几分抱怨。

    两人并未顾虑崔九贞在一旁。

    老太爷不置可否,抬了抬眼皮,“您瞧我这院子如何?”

    “田舍花圃尽有,甚好!”

    “如此,何必再去那乌烟瘴气之地。”

    “……”那人一噎,还待再说,却见一护卫行来通禀道:“爷,谢大人求见,正在院外候着。”

    一听这话,那人顿时头疼,“他怎么又追这儿来了?”

    “许是宾之的主意。”老太爷哈哈笑道:“您还是放他进来吧,若是见不着您,恐怕他也赖着不走了,我这儿庙小,可挤不下。”

    那人闻言,气呼呼地挥挥手,嘟囔着,“……真是哪里都不得清静。”

    眼看着再待着不合适,崔九贞寻了个借口行礼,退出内堂,到了外头正好瞧见护卫带着一个身着绯红官服之人朝这儿走来。

    崔九贞很快便知晓了他的身份,朝中姓谢,又身居二品的,也只有名臣谢迁了。

    想到书里他的事迹,对此,又带了几分敬意,屈膝道,“小女见过谢大人。”

    “你是?”谢迁有些识不得人,毕竟只听说过崔帝师的两个孙女,却未见过人。

    按着这个年纪和衣着,应当是其中一人了,“先生的孙女儿吧?”

    崔九贞应道:“是,小女是祖父的长孙女,名唤九贞。”

    提起这个名字,谢迁有印象了,当初这名字可费了先生不少纸,他还和同僚打趣过。

    这么一想,带了几分长辈的慈爱与特别,“都这么大了,果然出落的标致可人,难怪先生总挂在嘴边。”

    崔九贞不知怎么接好,毕竟书里的原主和谢迁似乎没有过多少交集来着,她也不知道老太爷到底都说了她什么。

    只能温婉地笑了笑,“您过奖了,祖父只是喜欢唠叨几句罢了。”

    “哈哈哈,说的是,先生就是喜欢唠叨。”

    谢迁笑道,随后抬手挡住嘴,自以为一旁的护卫没瞧见似的,悄悄打听,“我过来,里头那位贵人可有说什么?”

    崔九贞看了眼嘴角抽了抽的护卫,忍笑回复,“这个您得自个儿进去瞧瞧了。”

    说完,她又福了福身,转而朝着另一边的厅堂走去。

    谢迁见着没问出来,有些泄气,可一想到自己来此的目的,便又挺直了腰杆儿。

    “咳咳,走吧!”说着挥挥手让护卫带路。

    内堂里头,谢迁行过礼,厚着脸皮讨了杯茶水喝,总算解了渴。

    “……您这不声不响地跑出来,可叫臣等好找。”

    “你这不一下子就找着了。”那位不紧不慢地睨了他一眼。

    谢迁轻咳了声,道:“您还是赶紧回去吧,江南刚递来的消息,正等着您呢!”

    “无非又是那几件。”那位说着,到底搁下了茶碗,又突然发问,“你家老二今岁多大来着?”

    谢迁疑惑,“刚好十八,您询问他做作甚?”

    “十八就有如此才学,倒是颇有先生当年风范,不如瞧瞧?”那位拢起袖子,思索着道。

    谢迁不明所以,朝老太爷看去,哪知后者只顾着低头品茶,也不理他。

    只道:“您若是想,回头我叫过来瞧瞧。”

    听他们这么说,谢迁似是想到了什么,忙出声,“犬子前不久又丧了未婚妻,恐不适合近贵人身……”

    “又丧了?”

    老太爷这才有些惊讶地抬起头来。

    那位闻言,果真嫌弃起来,“那些个丫头怎的都如此命薄,真是晦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