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头到结束,角色性格的一些变化,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比如说一个角色刚开始他性格是比较懦弱的,但经历过一场冒险之后,他变得勇敢,敢于向故事开头他曾经害怕的一些东西发起了挑战,他有了收获,获得了成长。”

    “这会让角色更加丰富和立体。最优秀的作品不但揭示人物真相,而且在讲述过程中表现人物本性的发展轨迹或变化,无论是变好还是变坏*”

    这都是什么和什么?!

    张幼双这番滔滔不绝下来,吴朋义两只眼睛几乎都快变成蚊香眼了。

    此时此刻,脑子里只回荡着一行大字。

    写话本原来是这么困难的一件事吗?!!

    在大梁写小说这事儿,张幼双颇有信心。

    需知大梁朝人民对于教育的狂热程度,与后世相比几乎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们不相信所谓的读书无用论,视科举为唯一的上升通道,

    不管是家里有钱还是没钱,想法设法也得把孩子送到私塾里去念书。

    久而久之下来,这就导致了大梁民众的识字率蹭蹭蹭上涨。

    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相应地,人们就要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了。

    大梁人民近几年对于小说的狂热也是不可忽视的。

    问题恰恰就在于“市面上缺好稿子”。

    各书坊翻来覆去地将四大名著系列来来回回再版了无数遍,甚至还出现了诸如

    《东游记》《北游记》《南游记》之流的奇葩。与后世的全庸、金庸著、金庸新几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甚至还出现了以戏谑方式处理历史资料的嬉化倾向。

    说了这么多,其实主要就是为了说明一件事,市面上缺好稿子,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得不到满足,十分饥渴。

    张幼双忍不住翘起了嘴角。

    如今市面上的小说作者,人文笔好的士大夫不屑于做这个,文笔好也不代表故事就好,情节就有吸引力。

    古代可没什么编剧学,创意写作书系,没什么罗伯特麦基的《故事》,没什么《救猫咪》三部曲,没什么指导人进行小说剧本创作的相关理论支撑。

    虽然没能全部理清,但吴朋义还是察觉到了其中的精妙之处。

    不明觉厉。

    整理了一下思绪,吴朋义桃花眼双目奕奕,薄唇上翘,大为兴奋地说:“这回咱们定能在越县这话本业上抢占一席之地了。”

    “那可不是!”张幼双嘚瑟地丢了笔,站起来蹭蹭蹭飞快走了两步,一直走到了门帘前,深吸了一口气,打起门帘看向了门外欲下的夕阳。

    猫猫已经准备入学,开启他的新征程了,她怎么能在原地继续打转。

    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有意义的事等着她来做。

    张幼双褐色的双眸沉凝,看向了书坊外人来人往的街市,眼里仿佛凝聚了两个璀璨的日轮。

    说张幼双她自私也好,她可不想一辈子围着孩子打转。再说了,张猫猫从小就省心这点让张幼双很是欣慰。

    此时,斜阳西下。

    张幼双中二病发作,气血上头,将昨天憋在心里的话再度呐喊出来:“我可是要做大梁朝文娱行业的TOP1,要做站在大梁朝文娱教育事业顶端上的女人!”

    内心默默呐喊。

    她要拼事业!拼事业!

    吴朋义睁大了眼,丝毫没觉得任何羞耻,望着金色的光芒勾勒出的那道身影,不由心神激荡,热血上涌,忙也丢了笔,快步赶到她附近,拍掌大笑道:“好!那我就是站在大梁朝文娱行业中的男人!”

    ……

    两人中二兮兮的呐喊完,正在店里查账的吴修齐抬起眼看了过来。

    吴朋义一拍脑门,突发奇想,扭头问:“那我哥呢?”

    张幼双眨眨眼:“呃……人妖?”

    两人面面相觑,看着不明所以的吴修齐,幸灾乐祸地齐齐喷了。

    “噗。”

    ***

    发展副业这件事已经敲定了下来,当下张幼双最要紧的事就成了解决张衍的入学问题。

    和九皋书院一样,附近的社学入学前也有一场入学考试,考的多是些贴经之类的基础知识。

    几天后,张幼双紧锣密鼓地将笔墨纸砚,各种糕点吃食等东西全都塞到了个布包里,拍了拍布包,信心满满地把张猫猫给送出了门。

    张衍他记忆超群,这种小考试她相信他完全没问题。

    一道青瓦白墙临水而建,屋舍不大,统共六间平房,但胜在平整。

    张衍踏入社学的时候,脚下的青石板被水冲洗得干干净净。

    迎着晨光屋里正传来琅琅的读书声。

    张衍刚一站定,就走来个夫子打扮的男人,约莫五十上下,下颌生着三缕长须。

    他目光落在他身上,沉声问:“张衍?”

    据说这位周夫子有个得意弟子,姓沈,就在九皋书院念书,如今更是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