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种田。想想那夜冲进甄家小院的乱民里,有多少是靠天吃饭的佃户,茗妩就对佃户什么的,有些打怵。

    思来想去,茗妩发现适合她家的也就剩下买铺子租出去吃租子这一条道了。

    .

    吃过馄饨,又按着习惯靠墙站了一会儿。茗妩便跑到后罩房改成的私人领域去折腾了。

    先练了一会儿剑,又配了一副药,这才在月亮都升起来的时候出了后罩房。

    躺在床上时,茗妩想的都是高考好像离她更遥远了。

    想要参加高考...她总要等到姨妈寿终正寝后才能回到现代。

    就以她现在的医术,姨妈的身体情况,只要不出那种不可抗拒性的意外,活他个七老八十不成问题。

    那么问题就来了,姨妈如今还不到十岁,她要在这个时空呆上六.七十年...那还背什么单词,算什么几何面积呀。

    可...若是现在就放弃高考了,等以后回到现代,她还能捡的起来吗?

    翻了个身,茗妩长叹了一口气。是备考六十年还是跟她老娘一样成为复读生...想想就脑仁疼。

    唉!

    看来还是得将这些东西往死里学,学成潜意识的习惯,就像吃饭喝水那样自然。

    ╮(╯▽╰)╭

    茗妩还在纠结学与不学,怎么学的时候,被所有江湖人看成自甘堕落的柴简却在日日苦读,夜夜不辍。

    快意江湖不好吗?

    干嘛非要去做朝.廷的走狗呢。

    老东家听到江湖朋友这么说的时候,脸上的表情都有些龟裂了。

    你说入朝为官是自甘堕落,可你知道那小兔崽子是咋说的吗?

    他说江湖草莽,不堪一击。还说万般皆下吕,唯有读书高。

    摇了摇头,一脸‘我也是拿儿子没办法’的无奈样送走了一位又一位担心他后继无人的江湖朋友后,海威镖局的老东家,又开始头疼起儿子的亲事了。

    眼瞧着就快出孝了,这亲事总得有个章程。

    可每次问海潮,海潮都是一脸沉思的回一句再等等。可等的是啥呀?

    等你考中状元,等皇帝老儿将公主嫁给你?

    儿砸,醒醒。

    那比你考中进士还要渺茫……

    ……

    面对一群拖后腿的,海潮仍旧坚定的想要考取功名。不过在读书上进的同时,海潮也会给茗妩去封信或是叫驿站帮忙稍些东西送到京城。

    茗妩那边收到了海潮的信和东西后,也会捡些京城的新鲜事和物件给海潮稍回来。有来有往的,虽然因为路途遥远,一年也不会有几次,但却不曾冷了关系。

    很多的关系都是因为不联系而渐渐断了的,如今二人这般相处,既不会因为太频繁而心生絮烦,也不会因为距离太远而生疏。至于以后如何,海潮有想过,而茗妩是以前不敢想,现在...也不敢想。

    就先这样。

    这日刚从驿站回来的六子,一边将茗妩托驿站送来的信件包袱交给海潮,一边站在一旁不停的絮絮叨叨,“咱自家就是开镖局的,您还偏偏拿了银子走驿站。叫人知道了,指不定怎么笑话咱们呢。”怕是都没人敢托镖了。

    海潮没搭理六子,先打开茗妩的来信看了起来。

    上次给茗妩去信的时候,海潮便拜托茗妩帮他在京城,最好是在她新家附近买处院子。理由是将来赴京赶考有个落脚的地方。

    当然了,海潮还毫不谦虚的表示,他对那个翰林院三年期的庶吉士有些想法。

    进京赶考的一般都是举人考进士。大考之年,京城到处都是应届和往届举人,别说清静一点的客栈,就是偏僻一点的普通百院对外出租的小院,也是供不应求。可以寄居的寺庙更是挤得犹如集市了,吵闹不堪。于是不缺钱的海潮就想要买一处院子。

    海潮将银票和对院子的要求都写信送与茗妩处,茗妩收到信后便叫下人去请了掮客过来,将海潮对院子的要求说与他知晓。

    与此同时,茗妩又请吴嬷嬷去问问左邻右舍有没有卖房的,若有也就省事便宜了。

    来来去去将近一旬的时间,名妩才在她家这条胡同里给海潮张落了一处宅子。

    此时买房有红契和白契一说。红契略贵些,因为能在官府备档,所以要上一定的税。而白契不需要正式更名,就相对便宜些。不过贵有贵的好,便宜也有便宜的不好。

    红契贵,房契丢了还可以补办。而白契便宜是便宜,但若是房契丢了损了,补办起来那才叫一个麻烦呢。

    甚至中间再出点什么事,那房子就成了别人的。

    茗妩的这套院子是拿着她‘茗梧’的户籍办的红契,而海潮这边的院子,茗妩没有海潮的户籍,便只能给他弄了白契。

    也因为是白契,所以茗妩再给海潮去信的时候,并没有将房契夹在信封里。

    她怕路上有个闪失。

    将房子的情况和地址说与海潮知晓的同时,茗妩还问了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