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刘谈拿着奏疏犹豫了一下,小声问道:“不好?”

    刘彻嘲笑道:“想看就看,哪儿来的那么多废话?”

    刘谈这才放心大胆的开始看,他翻开奏疏之后不由得挑了挑眉:“陆悬写公文的水平渐长啊。”

    这一封奏疏必然是陆悬亲自写的,毕竟除了他之外,乌孙国现在也没有比他文化水平更高的了。

    而之前大汉虽然已经说过要派遣官员过去,但是因为乌孙国的王城没有建好,驿馆还有其他的东西都没有建立起来,派官员过去只怕就是送死的,所以陆悬上了奏疏,让大汉这边延缓一段时间,等他建好房子之后再让官员们过去。

    这也就导致但凡是给大汉的奏疏都需要陆悬亲自写。

    刘谈先是大致扫了一眼奏疏,一眼就看到了其中的关键字——匈奴。

    刘谈眉眼一冷:“匈奴这是安稳下来了?”

    刘彻随口说道:“若说安稳倒也不是很安稳,现在匈奴已经隐隐有分裂之势。”

    说到这里他还看了一眼刘谈,刘谈跟陆悬两个人折腾出来的那点事情他都知道,只不过他要当成?不知道。

    毕竟利用一个小孩子过去分裂人家这种事情不够光明正大,刘谈跟陆悬可以做,但刘彻不可以知道,更不要说允许。

    刘谈有些奇怪问道:“既然如此,他们怎么还敢对乌孙用兵?”

    刘彻说道:“嗯?不是对大汉,哦,这封奏疏没有写前因,你?看这一封。”

    刘彻说完,卜凡立刻上前从别的地方抽出了一封奏疏递给刘谈。

    刘谈看了一眼这才知道这场仗其实已经打了一个多月了,早在一个多月之前,匈奴就知道了刘彻失踪的消息,最主要的是还知道了大汉之内除了反贼,北境王为了平叛直接带了精锐团走。

    匈奴一看有机可趁,自然是要动兵的,他们一开始也没打着能够挥兵南下的主意,只要能够劫掠一些粮食什么?的就足以让他们冒险一次。

    刘谈临走之前曾经拜托陆悬帮他盯着一点匈奴,怕的就是匈奴知道了刘彻失踪的消息之后会动兵。

    陆悬在得到了消息之后一边派人通知霍光守好玉门关和雁门关,同时通知了李不厌,让他守好受降城,然后自己带着兵就去劫匈奴。

    陆悬现在多少也摸到了大汉的一些规则,知道想要出兵必须跟中枢说一声,所以他匆匆忙昂写了一封奏疏。

    只不过正确流程是将领写奏疏,然后中枢这边批准,接下来诸侯王才能调兵。

    然而陆悬只是给刘彻写了一封奏疏之后就带兵走了,这封奏疏就仿佛成?了一个敷衍了事的道具,仿佛就是陆悬说了句:我要去揍匈奴了,现在告诉你?一声嗷。

    好在刘彻在北境国放了许多绣衣使者,绣衣使者传回来的消息表示那边的情况的确比较危机。

    当然就算没有这个大家对陆悬也不会太苛刻——最多也就是嘲笑一句果然是蛮夷。

    刘谈有些不解问道:“匈奴的消息滞后这么?多吗?一个月前?我们都回来好久了啊。”

    刘彻轻笑一声:“消息严密还不好吗?这一点要给霍光他们记一功。”

    实际上这个功劳其实是刘谈的,毕竟是刘谈把北境国打造的如?同铁通一般,当然这么?说可能有些夸张,或者说他把边境线打造的极其牢固,消息想要从北境国走基本上是不可能。

    这个消息还是匈奴从当年的燕国,如?今的燕郡那边得到的。

    那边从以前到现在都有些管控不力,刘彻生气却又有些莫可奈何。

    只是燕郡那边得到消息的时候都已经很晚了,那个时候刘谈都已经接到刘彻回了交趾。

    等到匈奴得到消息的时候,他们一行人都已经到了长安。

    刘彻之所以没提刘谈也是知道就算刘谈功劳再大,也不好再封赏了。

    他的封地之前就很大,现在……除非真的把燕郡也给他,否则也就是在钱财上有一些封赏。

    刘谈也不缺钱,那些钱财给他再多也没什么?意思。

    至于燕郡……这个功劳不太够,还得再等等。

    实际上刘彻倒是真的动了把燕郡给刘谈的心,只是这样与其说是给刘谈封赏不如?说是给他加大压力——刘彻这是将大汉北边的边境线全部交给刘谈去防守。

    刘彻想一想觉得,别说是刘谈,就是卫青和霍去病两个人都在世都未必有把握能够守得好。

    他多少还是心疼儿子的,之前他儿子出一趟海人都瘦了一圈,这些日子在长安好不容易养回来一点,若是再将这么?重的担子放在他身上,只怕是胖不回来了。

    所以刘彻这个想法一直没跟别人说过,不过,燕郡那边的确问题有点大,还是要想办法啊。

    刘谈并不知道刘彻的想法,只是笑了笑说道:“那感情好,干脆这次过年我让霍光也回来,他都好多年没回长安了,也该回来看看。”

    至于一国国相走了会不会出问题,应该不至于,大过年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