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那样,那才是冠冕堂皇的“模范”。

    会场上传来一阵窃窃私语,刘福禄知道这是大家在议论他头上的辫子没了。

    魏乡首站起来稳定一下会场的气氛开始训话,先介绍新上任的辛县令:“各位保长,这位是我们壶关县新上任的民国第一任县长辛县长,大家欢迎。”

    下面一阵阵鼓掌。县令变成县长了,大家都听得清楚,这一字之差就意味着换了个世道。

    辛县长随着热烈的鼓掌声站起来朝大家行个摘帽礼然后讲道:“各位乡党,革命了,反正了,大清退位了,已是民国了。革命了,就要有个新气象,有个新面貌……”

    下面的各保长都在翘耳细听,满脸的疑惑,还不时地朝刘福禄头上看。

    “大家听懂我讲来吗?”辛县长讲了一通忽然朝台下问道。

    “听懂了。革命了,民国了。”

    “各位乡党,那什么是革命呢,革命是个啥呢?有谁懂得不懂?”

    下面鸦雀无声。

    “革命就是剪辫子。”

    忽然台下有人喊道。

    大家同时朝说话的看,原来是刘福禄,他这是憋不住了,既然大家都朝他的头上看,他还嫌什么,这也是藏不住的,倒不如挑明了。

    县长忽然带头朝刘福禄鼓掌。

    刘福禄一进门就见乡党们定神地目不转睛地看他的后脑勺。他知道那顶帽子是掩盖不住后脑勺里面的真相的,一旦败露就会遭人啼笑皆非。但他一见到台上坐着的那些乡官以上的都跟他差不多,心里一下子就踏实了。

    辛县长这次下乡宣讲本意就是要完成上面安排下来的剪辫子任务,革命这个行动首先是体现在辫子上,带头剪辫就意味着带头跟大清决裂,一刀两断,就是带头革命了。

    随即台上的乡首们也鼓掌起来,刘福禄看看大家,还想表示一下自己对大家由衷的谢意,见那些朝他投过来的目光里还是包藏着那种藐视。

    辛县长朝大家摆摆手,掌声停下来,示意刘福禄来到台前,魏乡首在辛县长的耳旁又咕喃了几句,那是在告诉县长刘福禄是京官刘保金的父亲。

    辛县长点点头。

    待刘福禄上的台来,令他摘掉帽子,让他将后脑勺朝台下一个亮相,辛县长也示意台上的乡首们跟他一块背朝后,让大家尽意的看。

    听训的众乡党谁还不知道他们都是剪了辫子,却是不习惯几百年来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个风光一下子就变成了台上的那个秃鹰一般的发饰,禁不住嗤笑起来。

    辛县长突然扭转头严肃地呵斥道:“谁在嘲笑,这是在嘲笑革命,嘲笑民国,是会被杀头的。”

    顿时台下鸦雀无声。

    辛县长接着训斥:“断发易服乃振兴国民之精神,上面再度发布文告称:号召全体民众义务争先剪辫易服,剪去胡尾,铲除奴根,还我大好头颅,增我民国光辉!”

    “大家要学习刘福禄,带头剪辫,带头革命。”台上的魏乡首喊道。

    众乡首又一致鼓掌。随即台下再一阵鼓掌。都是保长之头目,甚有觉悟,再不敢在县长面前儿戏。

    是时运又一次促成了刘福禄在河口庄的威望。

    自光绪八年他担任庄上的里正至今已三十余载,河口庄乡学也培育出不少的国之栋梁,那一块大清知县为他赠与的“兴民义学”四个隶书体大字的匾额还在校门上熠熠发光,见证了刘福禄那时被称之为“义举”的辉煌

    光绪三十年,清廷废除科举,庄上不少子女到庄外的新学堂去念书,庄上各村还有不少在他的乡学念读,已成习惯。

    这次辛县令来乡里训导,遇到刘福禄,进庄看了他的乡学,大为褒奖,应承拔款下来筹划一所地方新学堂,任刘福禄为校长。刘福禄大为感激,发誓带头革命,光耀民国。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