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得不说,朱元璋的确是一个网罗人才的高手,他遍撒人才网,不仅抓到小鱼之才,大鱼之才也纷纷落网。

    朱元璋无法按捺心中的喜悦,图大业的野心也是与日俱增。

    对于人才朱元璋曾形象地比喻说:“锋利宝剑可以刺穿犀牛和大象,但用它砍石头必会受损;

    骐骥可以奔跑千里,但让它拉犁耕田必将摔倒。”

    他强调人尽其才。刘伯温、宋濂、朱升等博通经史、长于谋略,朱元璋将他们留在了幕府,让他们发挥智囊作用;

    胡深等是精通兵法、骁勇善战的人,被任为将官,让他们统兵征战四方;

    汪广洋、叶琛、章溢等善于办事的人,则被派往各地担任行政职务。

    这样,大家都能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干,朱元璋的事业自然也就蒸蒸日上了。

    朱元璋对俘虏得到的人才,也能唯贤任用。他坚持“神武不杀”的宽大处理政策。

    这充分说明,朱元璋虽然布衣出身,却很重视人才。

    正如学棋要拜高师一样,求才也要求比自己更能的高才,这是成大事的人必须要有的认识。

    妒贤嫉能的人,是很难成大业的。

    从朱元璋的举动中,可以看出他对于高级人才的重视,只有觅得高才,留住高才,善用高才,才有可能得到天下。

    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只要对反元有利,只要有助他得到天下。

    就一定要想方设法地把人才招至麾下,这样保证了事业的顺利进行。

    虽说朱元璋重视人才,但是由于当时的地主、儒士大多都参与过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因而对朱元璋的招降心存疑虑。

    朱元璋考虑到这一因素,因而特地宣布“吾当以投诚为诚,不以前过为过”,讲明只要诚心归附,一概既往不咎。

    在朱元璋的感召下,不少曾经在元朝做官的地主、儒士和多年隐居的名贤,也都前来投奔他了。

    朱元璋在推行求贤纳谏的同时,也采取奖励提拔的政策,一些地方官吏得到升迁。

    朱元璋这时已经认识到,君听不听谏言,臣能不能谏言,是关系国家的存亡问题。

    因此,朱元璋总是不断地告诫群臣,人君深居高位,就怕听不到看不见外界事物。

    若有忠谏之士,毫无隐讳地谏言,君的威信会日增,天下也会长治久安。

    反之,昏庸之主,拒绝纳谏,必然导致亡国。

    朱元璋在用人问题上是很明确的,那就是要选用其所能,这也是广招贤才的主要目的。

    尽管他对谏言一般采取了鼓励态度,但也不是完全如此,有的就是因为谏言而受到了严厉的斥责。

    尤其是到了后期,朱元璋当政久了以后,就产生了狂妄、傲慢、多疑的心理。

    因此,后期对求言纳谏者与当初的态度是明显不同的,从而发生了许多纳谏者的悲剧。

    叶伯巨是宁海人,通经术,当时是陕西平遥县训导,应诏上书,结果却是异常地悲惨。

    叶伯巨就当时的国家大方针,既揭露出了问题所在,又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有理有据。

    然而此书一上,下诏求言的朱元璋竟然勃然大怒。

    他不但斥责了叶伯巨,而且还把他捉来,下了刑部大狱,最终叶伯巨惨死在了狱中。

    其实,朱元璋最愤恨的是叶伯巨说的分封诸王一事,这件事触动了朱元璋的内心,也是朱元璋最担心的一件事。

    因为那个时候,燕王的强势已经逐渐显露了出来,对此,朱元璋感到极为担忧。

    另一件事情就是关于刑部主事茹太素的,他也是应诏上书。

    朱元璋命令王敏读给他听,“有才能的人,数年来幸存者只有百分之一二,而今当政者手下率领一些迂腐儒士、平凡世俗的官吏,能把国家治理好吗?”

    此话一说出口,即刻触犯了朱元璋的尊严。

    大怒的朱元璋还没有听完,就把茹太素在朝廷上杖打一顿。

    后来,由于茹太素的刚直不屈,有好几次濒于罪死,但最后都得到了宽宥。

    直到后来有一天,朱元璋举行便宴,赐茹太素酒,吟诗道:“金杯同汝饮,白刃不相饶。”

    茹太素磕头致谢,当即回敬吟道:“丹诚图报国,不避圣心焦。”

    朱元璋听了,不禁为之恻然把茹太素降了职。

    后来,朱元璋还是以借口犯法的罪名把茹太素处死了。

    茹太素的刚正直言,揭开了朱元璋的疮疤,从而触到了他的痛处,使自己丧了命。

    尽管朱元璋害怕上当受骗,喜欢敢讲真话的人,但他更害怕自己的心思被别人猜中,因此他总是变幻莫测。

    如果一味地实话实说,梦想因此可以得到皇帝的青睐,甚至可以加官进爵。

    有时往往也会适得其反,可能连宝贵的性命也得白白搭上了。

    大礼寺卿李仕鲁就是这样一个不识时务的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