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金鹏为左副元帅。名义上,都元帅是军中之主,右副元帅的地位比左副元帅高。

    但是,滁州和和州的军队,多是由金鹏招募收编的,而且金鹏比郭天叙和张天佑有勇有谋。

    并且手下又有人才,所以,在事实上金鹏已经成了这支队伍的主帅。

    郭子兴死后,红巾军的内部矛盾暂时得以平息。

    他的丧事办得也是非常地隆重,全军上下都替郭子兴佩戴白纱,而二公子郭天叙却在父亲去世后的第三天才赶回来。

    当金鹏与郭天叙四目相望时,郭天叙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

    从金鹏投奔濠州城的第一天起,郭天叙就跟他较上了劲。

    开始是看不起他,后来便是十分忌诟,再后来在忌诟中不由得生出些害怕来。

    如今父亲去世了,濠州城里就那么几万人马,他朱元璋单是留守定远的就有四万余众。

    还有那个常遇春、汤和、花云等一班生死弟兄。朱元璋能服从我吗?郭天叙在心里问着自己。

    随后,金鹏让郭天叙去帅府议军政大事,但却被郭天叙给推托了,其实他是内心因为害怕金鹏,才有意避开的。

    郭天叙回到府里,心腹张和、赵青云正在等着他。郭天叙端坐帅椅问道:

    “如今孙德崖已死,我帅印在手,朱元璋该怎么办?”

    “朱元璋狼子野心,老帅在时,他就不把你放在眼里,现在恐怕更是不服,我看不如乘此大好机会……”赵青云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你看呢?”郭天叙又掉头去征求张和的意见。

    “我想也只能如此,如今他们就三个人,待明天到帅府议事时,全部请来,我们先在周围埋伏好刀斧手……”

    张和声音越说越低,只见郭天叙连连点头,他对他们说道:

    “你们分头去安排,明天大功告成后我们再摆酒庆功,到时,我封你二人为大将军。”

    说完,郭天叙便匆忙离开了。如今帅印在握,郭天叙做事也是有恃无恐了。

    金鹏回到府里后,冯国胜、汤和和马秀英都一起望着他。

    金鹏告诉他们说:“我约郭天叙去帅府议事,他说太倦便匆匆去了。”

    大家会意地一笑,刚才他们已经在讨论这件事了,他们一致认为郭天叙一定会杀了他们的。金鹏和他们说还是走吧。

    冯国胜要金鹏把这件事想清楚,他认为现在是关键时期,并且还给金鹏进行了一番分析。

    金鹏也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他承认军师的分析确实有理,但有恩还是得报。

    郭元帅刚刚入土,我就如此对他儿子,实在是下不了手。

    冯国胜听了沉思一会儿又说:“我认为郭天叙如是能成事之人,您去强夺,自是不仁不义。

    但这郭天叙实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之人。

    且大丈夫在世,须以天下人安危为己任,你对他一人之仁,整个郭家军队将毁于他手。”

    金鹏想了想还是认为不妥,觉得愧对郭元帅的知遇之恩,会心里不安,

    冯国胜和汤和便不再言语了,他们把目光投向了马秀英。

    马秀英挺着个大肚子对冯国胜说:“若依军师之言,元璋确实事成有望。

    你们明天就设法速速离去,有我留在这儿,天叙定会对元璋少些忌惮,也不定非除去而后快了。”

    “真要走,现在就得走。”冯国胜说,抬头望着金鹏。金鹏点了点头,目光不由得落在马秀英身上。

    “你放心地去吧,这儿有小红照顾我,待你们走了,我把义母也接来。”

    金鹏不再说话,他慢慢地朝马秀英走了过去。众人见了,都识趣地离开了。

    金鹏轻轻地拥着马秀英,说道:“你还没生,我们又要走了,真是太难为你了。”

    说着,便忍不住流下了眼泪。马秀英替丈夫擦去

    这个时候,马秀英让金鹏给他们的孩子取个名字。金鹏说:

    “生的若是个儿子,就单名一个‘标’字;生的若是个女儿,那就叫‘临安’。”

    “真难为你为我们儿子的一番苦心,朱标,好。”马秀英破涕为笑,高兴地说道。

    第二天清晨,郭天叙早早就醒了。

    这时,张和与赵青云告诉郭天叙,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帖帖,就等着金鹏前来送死了。

    郭天叙听罢一挥手,洒脱地坐在元帅椅上。

    可是,时间一分一秒地去过,也不见金鹏的影子。

    郭天叙不免有些着急起来,就在这时,马秀英来了。她对郭天叙说道:

    “禀郭元帅,昨日深夜定远来人报急,说是滁州元军兴兵进犯,元璋等人连夜赶回去了,

    只是害怕郭元帅担心,特让我一早来禀告,待他平定进犯定远之兵,即刻前来请罪。”

    随后,金鹏抓住时机统率起义队伍,展开了新的战斗。

    刘福通所拥立的龙凤政权既有很大实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