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见大将军霍光反对,病已只好暂且搁置为父母、祖父母上尊号的意见,心中却十分不悦。召来给事中丙吉,细细询问当初汉废帝刘贺的事,丙吉暗暗叹息,娓娓道来。病已大致了解了刘贺被废立的经过,嘱咐道:“你去宗正府一趟,替朕传个话。”</p>

    第二日朝会,宗正刘德上奏道:“启禀陛下,当初故昌邑王被废,昌邑国相安乐、郎中令龚遂和中尉王吉三人都劝阻有功,却无辜被发配边关,实在是可惜。微臣请陛下赦免三人,重新擢用,以彰显陛下海纳百川的胸襟!”</p>

    霍光面色冰寒,一言不发。安乐、龚遂、王吉三人被发配,是他一手处置的,如今刘德突然提出要为三人翻案,不禁让霍光感到一丝诧异和愤怒。他很快明白过来,凭刘德的能耐断断不敢与自己为敌,所以刘德背后必有主使。只不过到底是陛下在背后操纵一切,还是丞相蔡义在背后捣鬼,他还不清楚。</p>

    霍光笑道:“陛下,王吉是丞相的弟子,不如问问丞相是什么意见。丞相,你来说说这三人到底有没有罪,处置是否妥当?”</p>

    蔡义心里一清二楚,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轻咳一声,扬声道:“陛下,当日龚遂、安乐和王吉三人都曾多次劝谏故昌邑王,不过昌邑王始终不听。从这个角度来说,罪在昌邑王,与昌邑群臣无关。不过当日大将军准备选立君王,昌邑群臣却没有上书劝阻,确实存在蒙骗朝廷的可能。微臣以为,安乐身为昌邑国相,负有主要责任,至于龚遂和王吉,不该受牵连!”</p>

    霍光气得面色铁青,暗使眼神,大司农田延年起身道:“陛下,丞相这话不对吧?当时龚遂是郎中令,是故昌邑王的侍从,主要负责匡正昌邑王得失。昌邑王犯那么大罪,他难道没有责任?”</p>

    大鸿胪韦贤笑道:“这话似乎不对,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故昌邑王之所以成为这样,只怕与郎中令无关。至于是谁的过错,只有天知道。”田延年暗暗吃惊,只好落座。霍光又望向御史大夫田广明,田广明起身道:“陛下,大鸿胪这话不对,郎中令虽然不是昌邑王恩师,但微臣听说昌邑王视他为如师如父,曾与他同乘进入京都。微臣以为昌邑王有这样的过失,龚遂应该负有主要责任。”</p>

    众人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田广明、卫尉范明友、太常苏昌、少府便乐成、廷尉李光纷纷附议田延年,刘德、大鸿胪韦贤纷纷赞成蔡义,唯独霍光、张安世、太仆杜延年没有开口。</p>

    病已心里清楚,三人是霍光一手处置,霍光必然不会承认有错,只会将错就错,将安乐、龚遂等人罪名坐实。而张安世是自己人,心里必会支持自己,但碍于大将军面子,又必然不会明白表态。病已笑道:“既然双方争执不下,朕有个主意,召集博士都来议一议,效仿当年田丞相,如何?”</p>

    霍光一惊,想起当初廷尉王平和少府徐仁的事,不禁虎躯一震。当时为了救二人,丞相田千秋私下请旨召集中两千石官员和博士前往公车门商议,险些造成文武分裂,置自己于不仁不义之地。如今陛下重提旧事,霍光顿时额冒冷汗。望着病已坚毅的目光,霍光起身道:“微臣以为龚遂和王吉无罪,罪在安乐一人。当初微臣被人蒙蔽,一时错判,微臣请罪!”</p>

    病已抬手笑道:“起身吧,大将军无罪,只不过被人蒙蔽。至于被谁蒙蔽,朕也不追究了,望大将军好自为之!龚遂、王吉二人立刻无罪释放,龚遂拜为谒者,秩比六百石,执掌宾赞事。王吉拜为博士谏大夫,秩比八百石,掌顾问谋议。”丞相蔡义立刻扬声道:“陛下英明!”</p>

    霍光黯然神伤,散朝后大步离去。田延年忙追上小声道:“大将军,今日之事下官是尽力了,您怎么能当朝变卦呢?”霍光冷冷道:“陛下已经把老夫逼到了墙角,我除了赞成陛下的决定,还能做什么?”田延年叹息道:“怎么会变成这样?当初可是咱们手把手扶着陛下登上帝位,如今陛下怎么会突然之间与大将军翻脸了呢?大将军为什么不及早把女儿送入皇宫,也好弥补与陛下之间的嫌隙。”</p>

    霍光突然止步,怒道:“卑躬屈膝就能求得安稳吗?老夫经历三朝,难道不比大司农看得更明白吗?我奉劝你一句话,成王败寇,唯有自己去争,才能拿到自己想要的,也才能让别人看得起你!”</p>

    暮春时节,病已正乘龙辇前往沧池,突然前面一阵骚乱。张延寿、张彭祖左右护驾,齐齐拔剑。这时众羽林卫很快围住了冲撞圣驾之人,只听那人高呼:“陛下,是微臣!”病已嘱咐张彭祖把人带来,只见田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