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丞相田千秋得了旨意,立刻召集中两千石官员三日后前往公车府商议桑迁一案。什么是中两千石?在汉代,官员俸禄最高为万石,中二千石次之,下面是真二千石、两千石、比两千石。所谓中两千石,就是在中央任职的官员实际获得二千石及其以上俸禄。其余真二千石、两千石、比两千石等俸禄实际都少于两千石。这中两千石官员主要包括中央九卿和京都三辅长官。九卿主要是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三辅长官分别是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p>

    大将军霍光正在府中休息,夫人胡显领着家奴冯子都急匆匆赶来。胡显怒容满面道:“夫君,田千秋那老不死的要召集九卿和三辅官员,设法营救他那混账女婿。这是禹儿刚刚从宫中传回来的消息,你看看吧!”冯子都忙奉上竹简。</p>

    霍光展开细瞅,顿时脸色难看。过了许久才怒道:“田千秋!我让他三分,尊他是先帝老臣,他却处处与我为难!什么营救女婿,依我看他是别有用心。田千秋这老顽固,平素看起来老实巴交,没想到咬起人来还真狠!他想废了我,痴心妄想,我倒要看看谁敢附议!”</p>

    胡显笑道:“夫君,不如跟他们都打声招呼,让田千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霍光露出一丝冷笑,不置可否。</p>

    不久御史大夫王欣先到,光禄勋张安世、太仆杜延年、宗正刘德、大司农杨敞、京兆尹樊福等后到,接着五十多博士齐聚公车府。</p>

    田千秋命人把案卷发下去,人各一份,然后道:“今日之事,就要议一议侯史吴、廷尉王平、少府徐仁、左冯翊贾胡胜等人量刑是否合理。诸位都议一议吧!”</p>

    张安世、杜延年、刘德、杨敞等人纷纷不说话,众人心知肚明,霍光名义上要处死包庇反贼的人,实际上是以莫须有的罪名诛杀廷尉和少府,借此警告其余人,颇有些敲山震虎的意思。</p>

    田千秋见众人不说话,又询问众博士。众人都知道霍光的意思,先后道:“侍御史说得对,桑迁、侯史吴等人是死有余辜,不管他们本身有没有造反,他们没有揭发,这就是同党同谋的证据。丞相,这二人死不足惜,何必再议?至于廷尉和少府,两人黑白不分,是非不明,虽然诛杀量刑太重,但不杀不足以警戒后人。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法,我等以为大将军这么做也是为了江山永固,朝廷安宁,并无不妥!”</p>

    其余博士纷纷附议,一时间竟形成了公议。田千秋大惊失色,环顾众人道:“你等都是朝廷栋梁,有知识有学问,难道连这小小的案子都分辨不清?到底是谁是非不分,忠奸不明?莫说桑迁、侯史吴不是谋反,就算是谋反,廷尉、少府判错了,也最多罢职还乡,何须杀人?诸位难道不觉得量刑太重吗?当初燕王谋反,陛下尚且赦免了燕国文武大臣,今日一桩小案,却拿两个中两千石的朝官开刀,这不是小题大做是什么?此例一开,上有伤陛下圣明,中令文武百官齿寒,下让天下百姓人心惶惶,对我大汉有何益处?”</p>

    众人都不语,田千秋拄着拐杖捣地,痛心疾首,仰天长叹道:“先帝托付给我的江山,老臣怕是守不住了。老臣愧对先帝啊!”田千秋扔掉拐杖,昏倒在地。待醒来时,已是傍晚时分。田千秋望着身旁众卿,叹气道:“你们都走吧,我明日会呈报给陛下,诸位放心。”众人纷纷散去,唯独宗正刘德、太仆杜延年留了下来。</p>

    刘德无奈道:“丞相,你是朝廷股肱之臣,先帝的托孤重臣,大将军一生忌惮的人,你如果倒下了,将无人能平衡朝局,陛下又将依赖谁?我等之所以不开口,正是担心大将军盛怒之下会做出对陛下不利的事。如今丞相执意在这个时候与大将军唱对台戏,只怕大将军眼里容不得沙子!丞相不如向陛下请辞,或许能保全自己。”</p>

    田千秋大笑道:“他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我绝不请辞!我是先帝托孤之臣,如今已经风烛残年,何惧一死?大将军擅权枉法,肆意妄为,一桩小小的案子,非要杀人立威。他杀的不是我田千秋的女婿,而是打了陛下的脸!两个中两千的朝官,动辄诛杀,大将军要干什么?我不惧一死,只是可怜陛下,希望陛下早日亲政,不让大权旁落才是!”</p>

    杜延年感慨道:“丞相放心,只要我等都在,大将军不会篡位。丞相安心养病,我会劝大将军以大局为重,相信他绝不会为难丞相!”</p>

    第二日田千秋托人上奏公议结果,昭帝皱眉叹息,询问霍光意见。霍光冷眼一瞥群臣,扬声道:“陛下,丞相虽然没来,不过我还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