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话说,陆卫民的父母育有三子一女。

    陆家老爷子过世之后,陆家老太太便做主分了家。

    分家之后,陆老太太和长子陆卫民一家共同生活。

    是以,陆卫民家共有六口人——陆卫民夫妇,他们的两子一女,以及陆老太太。

    陆卫民的大儿子陆正阳在部队里当兵,陆卫民的二儿子陆正飞在县蔬菜公司当驾驶员。

    远在外地的陆正阳自不必说,就连在本地工作的陆正飞,也因为工作繁忙,平日里难得回来一趟。

    故而,此时的饭桌上,就只有陆老太太、陆卫民、何慧芳以及陆湘湘这四个陆家人。

    陆老太太是个热情好客的,她见杨佩琴颇有些拘束——夹菜的时候,要么就是夹凉拌黄瓜,要么就是夹清炒紫角叶,其他带有荤腥或者比较耗油的菜肴,杨佩琴都刻意避开了——便用调羹挖了一大匙番茄炒蛋,硬塞到杨佩琴的碗里。

    陆老太太笑眯眯的说道:;番茄不稀奇,到处都有,但咱家这番茄不一般,是用我二孙子特意带回来的改良种子种出来的,酸酸甜甜的,味道特别浓郁,不信你尝尝看。

    陆老太太说着,又给杨佩琴和沈静芝各盛了满满一碗冬瓜虾皮汤:;还有这汤里的虾皮,这是我大孙子寄回来的,味道可鲜了,你们也尝尝看。

    番茄和虾皮不就那样么?寻常食材而已,味道再好又能好到哪儿去呢?

    沈静芝脸上笑吟吟,心里却不以为然,低头尝了一口冬瓜虾皮汤……

    别说,这虾皮汤确实很鲜美。

    再夹一筷子番茄炒蛋尝尝……

    不得不说,这番茄的味道,确实要比沈静芝前世吃过的任何一种番茄都要;正宗——沈静芝从中吃出了正儿八经的番茄味,不同于前世里那种看着红彤彤的,吃着却没什么滋味的;假番茄。

    不过,话说回来,如今是七十年代,像陆家这样的农家,种出来的番茄基本上都是自产自销。

    一般来说,种植番茄时,不会施肥,就算施肥,也是施农家肥,而不大可能是化肥,而农药八成是舍不得打的,至于激素什么的,就是想打也没得打。

    在这种大背景下,就算不用改良种子,种出来的番茄味道应该也差不到哪儿去,多半都挺正宗的。

    是以,陆家饭桌上的番茄美味归美味,却也没有什么稀奇的。

    饶是如此,沈静芝还是赞不绝口,连带着将陆老太太的两个孙子也狠夸了一番,直把他俩夸成了天上有地上无的绝世好儿孙。

    这通彩虹屁过后,陆老太太心花怒放,高兴得合不拢嘴,直夸沈静芝机灵懂事。

    于是乎,她二人开始了愉快的商业互吹。

    沈静芝八面玲珑,吹完了陆老太太的孙子,紧接着,又吹起了陆老太太的儿子——

    当着陆卫民的面,沈静芝便对他赞不绝口,再三夸他急公好义,为民做主,乃是人民群众的好干部。

    饶是陆卫民见过不少世面,也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陆卫民挠了挠头,沉吟片刻,如实相告:;今天我为你们说话,倒不完全是出于公心,其实有一部分私心在里面。

    沈静芝眨眨眼,颇为不解:;私心?

    陆卫民点了点头,随即做出了解释。

    话说,十几年前,陆卫民的大儿子陆正阳才七八岁大,正是淘气爱玩的时候,他时常异想天开,想一出是一出,各种疯玩。

    某一天,陆正阳瞒着家里人,独自一人悄悄跑去水库捞鱼,结果不慎落水。

    原本,落水就落水吧,陆正阳的水性很好,就算落水了,也能够自己游上岸,不会有什么大碍。

    偏偏那一天,或许是出门没看黄历,陆正阳霉运缠身,特别寸——也不知怎么搞的,他的两条腿同时抽筋,一点劲都使不上,别说游上岸了,连浮在水面上都很困难。

    眼看着筋疲力尽的陆正阳就要一沉沉到底了,生死攸关之际,沈广淼恰好途径那儿,见义勇为的他二话不说,立刻跳下水将陆正阳捞了上来,救了他一命。

    听到这儿,沈静芝缓缓点了点头。

    原来陆家和沈家之间还有这份渊源。

    她就说嘛,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陆卫民放着同一个大队的戴家不帮,转而帮起了外来的沈家,还热情款待她和杨佩琴,必然是有重大缘故的。

    昔日因,今日果&mdash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