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我和汉武帝种田");

    刘彻真以为出了什么大事,

    比如把小霍去病喂病了。

    听闻这话,刘彻笑道:“你也是闲的。”对卫青说,“以后你母亲再要做什么,

    有可能产生的后果告诉她,

    让她自己选择。”

    “微臣一家真有可能被赶去城外。”卫青不安地说。

    刘彻:“不会。你母亲反而不敢做。你母亲就属于好好说她不听,不管她她反而怕了那种人。”

    “陛下属于哪一种?”卫莱顺嘴问。

    刘彻笑出了桃花眼,

    “自然是同你一样。夫人,你是哪种人?”

    卫莱得了个没趣,收拾一下笔墨纸砚,令宫人摆饭。

    刘彻昨日在外逛了一天,今天整个人懒散,做什么都提不起劲来,

    饭毕,移到茶室,歪歪斜斜撑着方几,

    无聊的把玩着茶杯。

    卫莱主食吃多了,

    脑袋晕乎乎的很想去睡。她一觉至少半个时辰,宫里又没什么事,

    累不着她,

    一旦睡多了,

    作息一定会乱。

    卫莱打个哈欠,

    揉揉眼睛强撑着,问:“窦婴不在,

    你把政务推给谁了?”

    “这些天最大的事就是黄河水泛滥,民不聊生。过些天大概会收到匈奴侵扰边关的消息。朕已令韩安国等人前去布防,他们讨不到便宜。”说起边关,刘彻朝对面饭厅看去,

    早已没了卫青的踪迹,“过个四五年朕令卫青带兵,比上辈子早几年,他还能像上辈子一样首次出征就敢直捣匈奴龙城?”

    卫莱:“早个几年有可能在龙城碰到匈奴主力,也有可能和前世一样。战场上的事瞬息万变,仲卿跟你一样是重生的,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情况。这种事做好咱们该做的,尽人事听天命。”

    刘彻想到了红薯,他这辈子的兵一定比上辈子强壮。随后想到了棉花,可以做成御寒的棉衣,士兵再也不用担心遇到暴雪。

    他有了这些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卫青又不是李广,进了沙漠草原就迷路,令他绕到匈奴后方,他能跟匈奴迎面碰上。

    “是朕多虑了。”刘彻抿一口茶水,忽然想起一件事来,“想不想去西市转转?”

    “我可以出去?”

    刘彻见她不打哈欠不流眼泪,瞬间精神百倍,莫名想逗一逗她,“你想多了。”

    卫莱蔫了。

    刘彻不待她开口,“朕和你一起去。”

    卫莱又来了精神,“我就是这个意思。”

    “走吧。”刘彻回内室换身衣服。

    卫莱拿起男装,刘彻夺走,递给她女子穿的短褐。

    “有什么区别?”卫莱不懂。

    刘彻:“你虽然不施粉黛,然唇红齿白,像极了朕家中圈养的小公子,同为男子比你我身着华服还要惹眼。”

    “那些人还敢光明正大的出去闲逛?”

    “有何不可?一没偷二没抢,不是皇室中人,不是朝中官吏,谁又能说什么?”

    卫莱无言以对。随之想到了不对,“既如此那百姓也该习以为常才是。”

    “相貌平平她们懒得看,还会送上一句,丑人多作怪。谁叫朕龙章凤姿,眼光也是不错呢。”刘彻笑着看着卫莱。

    卫莱送他一记白眼,把人赶了出去。

    前世卖房整天在外面跑,后来直播带货又整天跟各种商品打交道,以至于卫莱得闲时很不乐意出去。

    卫莱今日这般积极,并非在屋里呆够了,她是想看一看两千多年前的集市上都卖些什么东西。

    出了皇宫,越过城中王侯将相的住宅,一行人下了马车,步行前往西市。

    农闲时节,春暖花开之际,闲下来的百姓便把自家种的,或在山上抓的,水里捉的且可以吃的,送去城中售卖。

    卫莱甫一到西市路口,就听到了熙熙攘攘的叫卖声,里面人挤人,跟五一小长假的夜市一样。

    卫莱眉头微蹙,“怎么这么多人?今天也不是休沐日啊。”

    跟在刘彻和卫莱身后的春陀小声说,“以往没这么多人。昨日那两头猪在东市,奴婢担心这边的人知不道,今天就改在了这边。西市人格外多,大概是冲那两头大肥猪来的。”

    卫莱看向刘彻,你知道?

    刘彻是想到这边热闹,没料到过于热闹,“我没想到人这么多,进去要用挤的。犁和耙那次也没见这么多人。”

    “这位公子一看就是城里人,还不常出来。”

    身侧传来调侃声,刘彻看过去,五十来岁的老者,头戴斗笠,脚踩草鞋,身着粗布麻衣,天气热的缘故,裤脚挽到膝盖处,手里还拎着一个细柳编的斗,斗里好像有鱼,看样子是来西市兜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