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老朱带着马氏出了施耐庵的酒馆,朱标走出对面茶楼。

    只听酒馆内,客人和小二讨论老朱的事情。

    小二说道:;施老板说刚才来的是朱皇上和马娘娘。

    另一个酒客问道:;难怪施老板称他们为贵客,让我在这里说那些话。

    施耐庵道:;有些事情知道了就不要再宣扬,马娘娘是个好人。

    这几个应该是施耐庵找来的劝说老朱的,这会儿吃吃酒,说着闲话。

    不一会儿,几个吃酒的都离开了,只剩小二收拾桌子,施耐庵走出来对门外的朱标道:;世子爷还不进来。

    朱标含笑,对施耐庵拱手笑道:;成了?

    如他所料,老朱肯定是被施耐庵的一番话劝动了。

    同时,施耐庵拿出自己准备的纸道:;世子爷,请。

    朱标知道,这是让自己继续讲《笑傲江湖》的故事。

    两人谈笑间,施耐庵把过程告诉了朱标。

    老朱临走前又想让施耐庵去为自己效力,施耐庵却觉得自己游手好闲惯了,只想过过平民老百姓的生活,拒绝了老朱。

    两人喝酒时,朱标并没有动酒杯,上辈子宫廷御酒喝的习惯了,明初这酒就如同白水一般味道寡淡。

    施耐庵笑道:;世子爷可是嫌我这酒不够味道?

    ;还好,我喝过一种酒,味道绝对够劲儿,等有时间了我酿一坛给施先生尝尝。

    听到世子爷说亲自酿酒,施耐庵当下感谢笑道:;不敢,怎么敢让世子爷动手。

    两人坐在酒馆里,说了些话后,朱标这才离去。

    朱标回到院子,玉儿和锦儿烧了热水,就连床铺也铺的整整齐齐。

    ;世子爷,你可回来了。饿了没有。玉儿站在门头轻声问候朱标。

    ;呀,爷你可回来了。锦儿从里屋院子飞奔出来,蹭着朱标的胳膊。

    三宝跟在身后说道:;世子爷,屋里有热汤,爷要不要用上一些。

    朱标对他自己院子里的人没有多大管束,但几个人都是马氏教出来的,做事什么都是特别的有分寸。

    原本朱标还有些担心老朱会不会再把朱熹当祖宗,没想到入夜时,老朱身边的于一就过来传话。

    ……

    ……

    老朱办公的地方,此时只有老朱,马氏和朱标。

    ;重八,这胡惟庸他就是马屁精,给你出馊主意。

    ;妹子,你觉得刘伯温好?

    老朱知道她的好意,就对她道:;还未登基开国,我觉的不该斩功臣。

    马氏立即否认,自己并没有要老朱杀了胡惟庸,只是让他别总听胡惟庸的。

    ;标儿,咱想听你的看法。

    ;刘伯温是个人才,只不过他书生气多了些,有傲气,磨炼可为重用。

    随宋先生读书这几年,历史上大臣党争不会消失,父亲登基后,对他们,要超然其上,分辨是非,才能两边利用,从而达到平衡。

    朱元璋觉得自己这儿子书没白读,不愧是自己儿子,就让他继续说下去。

    ;有些时候,别人让你看到的恰恰是想让你看到,治天下,统百官,不是坐在金銮殿就成的,要是只听他们言语,就等于瞎子。

    感觉到老朱对自己的话很是满意,朱标这才放下心来。

    对于封功臣的事,老朱心里有了数,但还是想试探儿子的想法。

    他寻思着,要是自己这儿子说到点子上,很多大事就要他来决定。

    得到允许,朱标也不在迟疑什么,如实说道:;李善长,刘伯温,胡惟庸他们这些人,各有各的好处。

    这世上,有的人可以用钱便收买,可是这种人最不值钱,有的人啊他可以用官买,给他官做就是,可是有些人得拿着恩义去换。

    老朱点头对旁边的马氏说道:;咱标儿聪明。

    登基日子已经确定在大年初四,国号定为大明,具体的礼仪问题交给马氏去定。

    除了刘伯温那个诚意伯朱标有些反对,但老朱和马氏却说是刘伯温自己的要求。

    所以老朱和马氏商量封刘伯温诚意伯,封公这事老朱自己心里有个小本子记着,朱标也就没有在多说。

    三人对功臣册封的事情一直商量到大半夜。

    朱标弯腰点头,准备离开的时候,被朱元璋叫住。

    ;标儿,以后有的事情不必问咱,今后你要昂首阔步的向前走便是,往后大明的天需要你来撑,这天下人也都是你的臣民,好好的去治理它。

    朱标并没有意外,点头向自己的院子走去。

    …………

    马氏收拾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