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玉儿正帮朱标更衣。

    这时,院门进来一位穿粉裙的姑娘,是马氏的新丫鬟。

    ;世子爷,娘娘在门外等你。

    丫环年纪不大,此时在穿着中衣的朱标面前显得有些含羞带怯。

    ;爷,马上就好。

    玉儿看朱标心急,柔声道。

    三人紧跟朱标出了小院。

    府外!

    朱标踏上马车,就听见马氏让赶马车,感觉车子晃了起来。

    马氏以手扶额,一副头疼的模样,见他上车,当即道:;上紫金山。

    朱标看着马氏,知道有事情,开口:;娘,怎么了,突然上紫金山.

    钟山就是紫金山,不仅是江东佛教胜地,还是军事要冲,兵家必争之地。

    等马氏说完,才明白了。

    胡惟庸劝老朱定都濠州,但濠州建都就要等几年,老朱的意思就是濠州,登基就缓几年。

    马氏和刘伯温的意思是在应天。

    朱标明白了,这是让自己说服。

    如果历史不偏的话,洪武元年(1368)夏天才会被徐达和常遇春攻陷。

    假设北上,濠州,应天,登基确定一个,朱标会选应天。

    南北优势和弊端也清楚,崇祯朝的迁都他知道。

    目前最有利,最有可能说服老朱和淮西功臣的地方,是定都应天。

    马氏就是老朱的命门,良药。

    ;标儿,你爹疼你,劝劝他,实在不行,想那个办法。

    ;什么办法?

    朱标记得历史上是定都问题,有过分歧。

    ;碧峰法师他在长干寺,你爹最敬仰他。不过我跟你爹约定,不得干政。

    马氏的意思,如果不行,让朱标去长干寺找碧峰法师。

    钟山脚下。

    八月初,仍绿意盎然,山道两边站满了兵士,威武霸气,纷纷向朱标行礼。

    山顶之上,香案供品整齐的摆放,李善长和胡惟庸站在老朱左边,刘伯温站在右边,四人对着图纸指指点点。

    朱标离还有十几步远,就听见几人的议论。

    ;上位,在下认为应天之地乃龙脉之所,堪比您的故土濠州,论风水来说,绝对是难得的龙头宝地。

    刘伯温一番话说完,旁边的李善长双手搭在腰前,眼睛半闭着养神,并不言语。

    倒是身后的胡惟庸面带微笑走上前来,走到朱元璋身边指着濠州方向:;上位是圣明之君,您乃真龙天子,这地方就算有龙,它见了上位这条真龙,也不敢枉自称大。

    更何况,您是真龙,濠州就算再荒凉,风水不佳,也会因为上位您的居住变成灵山圣水之地。

    朱元璋转头看着胡惟庸,摇摇头:;你这个胡惟庸呀,真是会拍咱的马屁。

    ;也就上位您能听出来我这番话,要是别人,不一定听的出来。胡惟庸继续拍着马屁。

    李善长点头微笑:;在下认为,应天和濠州都不错。

    ;刘伯温呐,说了半天,咱还是觉得我们濠州比应天好。

    听到这话,刘伯温只好低头看着地面,不在说话。

    马氏站在树后,听到这番话有些不高兴,看着旁边的朱标低声说道:;待会儿,你就帮娘劝劝你爹。

    朱标看到马氏这么说,知道马氏是一代贤后,就点头:;娘放心,儿子会好好劝劝爹的。

    四人还在讨论,朱标定了定神大步上前:;爹。

    朱元璋正哈哈大笑,回头看到朱标,招手道:;标儿,好儿子过来,咱和几位先生正讨论定都之事。

    ;那我呢,重八。马氏也从树后走过来。

    ;妹子,你来……咱也高兴的紧。朱元璋转了转眼珠子,嘿嘿笑着。

    原身见过刘伯温和李善长他们,不过朱标自己这还是穿越以来第一次见。

    知道这几个都不是一般的人物,便对他们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也没有多惊讶殷勤。

    李善长和刘伯温也点头回礼。

    胡惟庸倒是走上来,对朱标和马氏行了一礼:;胡惟庸见过娘娘,世子爷。

    朱标也没有太客气,毕竟以后他是君,胡惟庸他们这些在有功劳也是臣。

    自己要是太客气,反而没了势,这个气势还是要拿的稳些。

    朱元璋望着山下,对朱标豪爽道:;标儿,这就是咱打下的江山,爹想把都城建在濠州,你觉得如何!

    刚才的话,朱标早就听到自己老爹的意思,直说应天建都也不妥,就算老朱是自己爹,在这几个先生面前,自己这也不能乱说话。

    正是夏末,整个应天都在脚下,绿树环绕,朱标指着应天。

    ;北临长江,南抱群山,山环水抱,形胜天地,长江自西向东过应天,是大江南北的要津。

    如果定都应天,进可以越两淮向北而上,退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