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马氏提着衣裙跨进院门,一脚下去踩断了大蜈蚣,对小丫环笑道:;锦儿别看了,快点过来把它扫走。

    ;娘娘我怕它。锦儿双手捏着耳朵往后直跺脚。

    身后带着乌纱帽的小太监跑过来,拿木棍夹起大蜈蚣,黑色身子,还活着,有股腥气。

    朱标站在木廊下,平静的看着马氏,最先看到的就是她踩蜈蚣的大脚。

    昨天见过,她那双脚却是没仔细看。

    看朱标愣神,马氏想着他头上的伤口,就挥手:;标儿愣着干啥,过来让娘看看。

    朱标上前,低头让马氏查看自己伤口。

    上上辈子各科美女老师他都见过,上辈子做崇祯,陈圆圆也是他的崇拜者,甚至包括当时的皇嫂张皇后。

    不过昨天看到马氏,质朴聪慧,知书达理,却不娇气,让朱标心里多了敬佩。

    ;娘,儿子伤已经好了。朱标自然而然的喊马氏。

    记忆中,原主就是这样喊马氏娘,因为现在老朱还是吴王的原因,太监和小丫环也都只喊马氏娘娘。

    马氏看了伤口没有什么太大问题后,才放心的摸了摸朱标的头:;你爹这几天为了定都的事情忙的焦头烂额,你这孩子可别让他担心分神。

    ;娘,儿子知道。

    ;真不愧是你爹的儿子,老是嘴上答应好好的,到时候又不听。

    马氏看朱标答应的乖巧,也不在说什么,只是让他这段日子别再跟他那几个兄弟玩闹,免得在受伤。

    随后就带着他去了自己的院子,那院子是专门挑来种菜做饭的,凉爽适宜。

    有时候还会带着那些亲军的妻儿老人在这院子里一起织布缝衣服,做鞋子。

    ……

    青石板路,白墙黑瓦,桥下溪水淌过,马氏住在北面的大院子,旁边的耳房厢房跟前开了几块菜地,砌了几口土锅。

    朱标跟着进了院子,这就是最初的吴王府,简单朴素,一点也不奢华,那边院子里还有几个妇人在忙着缝补衣服。

    马氏就让人把桌子上的凉茶拿来倒进粗瓷碗给朱标:;尝尝娘煮的茶,下下火。

    朱标拿起粗瓷碗,喝了几口觉得味道还不错,又倒了碗。

    ;慢点喝。

    马氏拿起擀面杖,走进屋子里,她的两个丫环锦儿和玉儿也去后院帮忙了。

    朱标看她揉面,就知道她不是擀面条就是烙大饼,自己做崇祯那会儿,就有看过关于这段时期最真实的记载。

    ;世子爷。

    身后传来一道锦儿清脆的声音。

    朱标回过神来,想起来这是在叫自己,便回过头,低头看着锦儿那丫环。

    锦儿和玉儿都是马氏身边的丫环,锦儿精灵古怪,玉儿温柔如水,两人的性格就是反着。

    ;什么事?朱标负着手转过身。

    锦儿愣了愣,感觉朱标的气势就像圣君,随后就过来晃晃他袖子:;世子爷,你帮我们试试帽子好不好嘛。

    试帽子?难道是马氏带着那些妇女做的登基大典用的帽子。

    马氏带众亲军妻女老母一起为文武百官做帽子,光是样式就试着做了很多样。

    他点点头,锦儿带着他走到菜地后的院子。

    院子很大,放着几张大桌子在那里,旁边有几个小娃娃跑来跑去,桌子上放着几个黑色的帽子。

    旁边的干活的妇人看到朱标过来,搬了椅子给他,又倒了杯茶,这才继续缝自己手里的帽子去了。

    ;哪一顶帽子?

    玉儿听到朱标问话,恭敬端过来四顶帽子,清浅一笑:;回世子爷,这几顶……

    ;这几顶是汉冠,唐冠,宋冠,都是娘娘拿来做对比的,这顶帽子是新做的纱帽。锦儿揪着胸前的发丝打着圈儿,抢白道。

    朱标看了眼打趣着:;这几顶帽子,你们帮着试试大小不就好了。

    玉儿摇头,美眸含水:;这怎么行,这是男子的帽子,我们不能戴的。

    ;他不就是男人。朱标指着旁边的小太监看着玉儿和锦儿。

    两人看了眼那小太监,摇了摇头,锦儿皱着眉:;他可不算什么男人。

    旁边的小太监跟着笑了笑。

    朱标没有说什么,想想上辈子,那些难缠的文官还是靠着自己手下的宦官制衡的。

    不过现在是明初,也不过多的担心,他们没有工资,老了干不了活就得自生自灭,为了不饿死也想抓个靠山收几个义子。

    只要给他们点好处,掌控得当也是一件好事情。

    ……

    朱标帮忙试帽子,马氏走过来笑着问:;你感觉舒服不,我啊就看新的乌纱透气凉爽,戴着也舒适。

    ;那就听娘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